•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论监督> 正文

昆明飞虎队公墓500英烈遗骨横陈 6年无人管

作者: . 时间:2013-08-13 来源:中国新闻

图为被开棺、毁棺的烈士坟冢。 任东 摄

图为被开棺、毁棺的烈士坟冢。(任东 摄)

图为连片的残破坟冢。 任东 摄

图为连片的残破坟冢。(任东 摄)

       原标题:昆明飞虎队公墓500英烈遗骨横陈 6年无人管(图)

       中新网昆明8月12日电 (记者 顾一航)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会相信蜚声海内外的“飞虎公墓”竟是一片杂树丛生的乱葬岗。12日,中新网记者来到昆明飞虎公墓,在市区近郊的小山包上,500余烈士坟冢被掘、棺木被毁、遗骨横陈,这座早在2007年被发现、2008年立碑的公墓遗址依然残败不堪。

       飞虎队公墓500英烈遗骨横陈

       12日,在昆明近郊大石坝村,中新网记者一行几经周折、多方打听,终于沿一条村间崎岖陡峭的窄路上山,寻找到了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飞虎公墓。

        在这里,记者偶遇了同样上山来公墓的老兵志愿者武思琪。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在“昆明飞虎公墓”石碑后的公墓遗址。

        然而,除却这块石碑。这里再也看不出公墓的痕迹,眼前只是一片杂树丛生、高矮灌木相间的林地。记者不得不从没有路的树林中穿过,在艰难前行了数十米后,武思琪提醒道:“注意脚下的坑,那就是烈士的坟冢。”

       站定之后,记者放眼望去,茂密的树林间,依次排开的数百个墓穴早已被掘开,遍地丢弃成堆的被劈毁的棺木上布满青苔,有些还能看出被火烧的痕迹。在几个被“开棺”的墓穴里,杂乱的落叶中依稀可见散落的白骨,旁边则长出了小小的蘑菇。

       “这里曾安葬了500多名中国空军官兵。”武思琪告诉记者,现存的公墓遗址是1953年从山脚下的公墓原址搬迁上山的。“1945年之前,中美飞虎队800多名牺牲官兵合葬在公墓原址。抗战胜利后,美国将200多名美军士兵遗体迁回了国内。1953年,飞虎队公墓迁至这里。随后的数十载却遭遇如此破坏。”

        没有陵园、没有墓碑、没有鲜花,甚至没有完整的坟冢。这就是为中国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飞虎队牺牲官兵的“安葬”之处。

       公墓残破 发现6年无人管

        更令人扼腕的是,如此情形被发现的数年间毫无改观。早在2007年,昆明飞虎队公墓就已被发现。

       回忆起发现飞虎公墓的情形,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说:“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我们在距离巫家坝机场4公里左右的山丘上找到了史料中记载的飞虎队公墓,那天是2007年的清明节。”

        孙官生告诉记者,公墓发现之初,棺木被毁、遍地白骨森森的情形令人震惊。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够修缮公墓。“2008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公墓遗址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表示要对公墓进行修缮维护。之后,我们也与相关部门多方联系,还曾初步拟定了公墓修缮规划设计图。”

      然而,6年过去了,一切都迟迟没有落实。

      “你们还继续呼吁对公墓的修缮吗?”记者问。

     “能做的都做了。”孙官生语气里透露着失落。

      官方回应:具体情况需落实

     随后,记者就此事致电了负责管理该公墓的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对于该公墓为何无人落实修缮、无人管理,该局局长李玉莲仅表示:“具体情况落实后再向媒体答复。”

     如今,和孙官生、武思琪一样,海内外许多关注飞虎队的志愿者每年都定期会到这座破败的飞虎公墓悼念。

      “这是历史的欠债,也是良心的欠债。”看着一地散落的棺木,武思琪眼眶微微湿润:“这些无处安葬的白骨,都是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烈士。他们值得好好安葬,这笔良心债不能赖掉。”

       记者离开时,天空飘起小雨。连刻着“昆明飞虎公墓”的石碑,也不知如何安慰这里无处魂归的英灵。(完)
                                                                                                                                  编辑:唐宇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