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执行指挥办公室挂牌:全国联网治“老赖”
作者: . 时间:2014-12-25 来源:.
长期以来,“执行难”成为困扰各地法院的普遍问题。为此,2013年以来,最高法在全国建立起“执行黑名单”制度。截至今年12月10日,最高法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近77万余人,其中自然人近66万余名,法人及其他组织10万余个,已经限制近9万人次购买飞机票,近5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
尽管如此,“执行难”问题依旧存在。周强在24日的活动中指出,执行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审判力量不足、司法能力不强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
在周强看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执行手段和管理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执行工作的客观需要,难以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必须着力建设全国四级法院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执行指挥体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
由此,周强指出,此次开通执行指挥系统,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在周强看来,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和执行规范化建设,实现四级法院执行系统纵向贯通,并与执行联动单位横向联网,对于提高执行效能,让当事人及时实现胜诉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周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执行指挥系统的指挥调度作用,突出发挥好网络查控、信用惩戒、信息公开三大功能,实现四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要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进行迅速、大范围的网络查控,解决好“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的问题;
——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有力的信用惩戒,扩大信用惩戒范围,加大信用惩戒力度,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要借助案件信息内部管控和外部公开平台,实现对执行人员和执行案件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执行规范和执行公开,提高执行工作透明度。
周强要求,要不断拓展执行指挥系统的应用领域,实现财产查控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环节的案件数量,并为判决生效后的顺利执行创造条件。
周强进一步要求,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健全执行信息系统管理规程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网络保密和系统维护工作,确保人民法院和联网单位的信息和网络安全,确保被执行人的信息只用于执行,切实防止发生失密泄密事件。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