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孙永波副省长亲切看望慰问哈市公安局阿城分局英勇
作者: 刘永兴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5-12-07 来源:黑龙江
本报讯(黄庆 记者 郭宪勇 )11月13日上午,黑龙江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同志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任锐忱同志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哈市第五医院,亲切看望慰问在打击和制止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程中被烧伤的哈尔滨市公安局阿城分局七名负伤同志。
在医院病房,孙永波同志逐一走到七名负伤同志的病床前,关切地询问他们的伤情和恢复情况,对他们的英勇事迹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他们是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他动情地说:“你们都是英雄,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危急关头能够冲上去,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天高,把自己的责任看得比山重,充分体现出你们对公安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号召全省公安民警要向这七名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为了人民群众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并叮嘱负伤的同志一定要配合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以健康的体魄回到工作岗位。
在医生办公室,孙永波同志听取了院方关于负伤同志的伤情介绍。他代表省政府、省公安厅对市第五医院第一时间开辟救助绿色通道,全力救治受伤同志表示了感谢。他强调,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最精心的护理,争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尽最大努力让负伤的同志们尽快恢复健康,不留下后遗症。
孙永波同志要求,对这个英雄群体要进行全面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人民警察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英勇事迹。这既是弘扬警察精神,同时也是争做人民群众心中的好人、亲人、能人的体现,让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扎下根。
据了解,11月3日,哈尔滨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有犯罪嫌疑人持刀滋事欲在家中引爆煤气罐。哈尔滨市公安局阿城分局立即调集警力赶到现场,及时疏散了附近300多名群众,并打碎窗户玻璃降低煤气浓度,在反复劝说无果、犯罪嫌疑人即将引爆煤气罐的千钧一发之际,七名同志破门而入、冒着生命危险冲了进去。就在民警即将抓到犯罪嫌疑人双手的瞬间,煤气被引爆,七名同志英勇负伤,他们忍住伤痛,一面将想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又一面扑灭了明火,确保了此起案件中群众无一人伤亡。
这七名同志被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医院开辟了紧急就医绿色通道,全力救治负伤民警。经确诊,七名同志均为二度烧伤,面积达2%—8%。
连日来,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纷纷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同志,案发居民楼群众代表也专门送上一面写有“维护治安、神警雄风”的锦旗。
编辑:李韬
在医院病房,孙永波同志逐一走到七名负伤同志的病床前,关切地询问他们的伤情和恢复情况,对他们的英勇事迹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他们是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他动情地说:“你们都是英雄,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危急关头能够冲上去,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天高,把自己的责任看得比山重,充分体现出你们对公安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号召全省公安民警要向这七名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为了人民群众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并叮嘱负伤的同志一定要配合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以健康的体魄回到工作岗位。
在医生办公室,孙永波同志听取了院方关于负伤同志的伤情介绍。他代表省政府、省公安厅对市第五医院第一时间开辟救助绿色通道,全力救治受伤同志表示了感谢。他强调,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最精心的护理,争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尽最大努力让负伤的同志们尽快恢复健康,不留下后遗症。
孙永波同志要求,对这个英雄群体要进行全面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人民警察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英勇事迹。这既是弘扬警察精神,同时也是争做人民群众心中的好人、亲人、能人的体现,让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扎下根。
据了解,11月3日,哈尔滨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有犯罪嫌疑人持刀滋事欲在家中引爆煤气罐。哈尔滨市公安局阿城分局立即调集警力赶到现场,及时疏散了附近300多名群众,并打碎窗户玻璃降低煤气浓度,在反复劝说无果、犯罪嫌疑人即将引爆煤气罐的千钧一发之际,七名同志破门而入、冒着生命危险冲了进去。就在民警即将抓到犯罪嫌疑人双手的瞬间,煤气被引爆,七名同志英勇负伤,他们忍住伤痛,一面将想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又一面扑灭了明火,确保了此起案件中群众无一人伤亡。
这七名同志被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医院开辟了紧急就医绿色通道,全力救治负伤民警。经确诊,七名同志均为二度烧伤,面积达2%—8%。
连日来,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纷纷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同志,案发居民楼群众代表也专门送上一面写有“维护治安、神警雄风”的锦旗。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