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安全法制> 正文

哈尔滨阿城20名记满12分驾驶员接受2016第一期培训

作者: . 时间:2016-02-01 来源:黑龙江

      本报讯(张彬记者郭宪勇)2016年1月21日至1月27日,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圣达驾校和大厦交通岗,20名记满12分的驾驶员接受了阿城交警大队组织的为期七天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及法律法规培训。

       自2015-12-1日至2016-1-15日,通过交警大队驾管科、车务科、事故处理科、秩序科窗口办公民警在正常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梳理和外勤民警日常工作当中的甄别,有36名被记满12分的驾驶员被筛查出来,在准确登记驾驶员信息和通讯方式后,于2016年1月16日,宣传科、阿城驾协采用集群短信和电话通知的方式告知36名驾驶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于1月21日上午8点到阿城圣达驾校接受相关交通安全教育和科目一培训。

      36名记满12分的驾驶员当中有20名于1月21日早8时,参加阿城交警大队组织的2016年第一期记满12分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班,其余驾驶员因各项原因未能参加此次培训教育。

      七天培训工作由交警大队、圣达驾校选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培训内容均按照规定,紧扣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科目一题库,7天培训具体为第一天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光碟、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和作为交通文明志愿者协助交警管理非机动车和行人,第二天全天作为交通文明志愿者协助交警管理非机动车和行人,第三天至第七天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及科目一考试题库培训。7天培训结束后由驾管科组织此次培训学员于1月29日参加科目一考试,记满24分的将参加科目一、科目三考试,考试合格后即清分为0分,恢复驾驶资格,一次记满12分的,按照公安部123号令等法律法规降低准驾车型,拒不参加学习和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止使用。持满分驾驶证继续驾驶机动车的依据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滞留车辆,并处罚款等处罚。

                           \
                           \
                           \

       交警提示: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为12个月,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

        根据公安部123号令,一次记满12分有以下十一项情况: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六)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七)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八)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九)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十)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一)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