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下台后韩国大选拉开帷幕 攻防战一触即发
作者: 黄庆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7-04-17 来源:.
中新网4月17日电 韩国将于5月9日迎来史无前例的“夏季总统大选”。在倒计时22天时,发令枪正式“打响”。目前,五党总统候选人已全部亮相,他们以何种方式“合纵连横”,将对大选格局乃至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与以往大选不同,此次大选是在前总统朴槿惠遭弹劾下台的情况下举行。另一方面,当前半岛局势错综复杂,各位候选人需要凝聚智慧克服种种难题。后朴槿惠时代将走向何方,备受瞩目。
五候选人最后冲刺 “两强三弱”或现转机?
韩国国会五党早已着手开始大选的准备工作,随着大选正式起跑,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自由韩国党候选人洪准杓、国民之党候选人安哲秀、正党候选人刘承旼、正义党候选人沈相奵将向总统职位发起最后冲刺。
就目前的民调结果来看,文在寅的支持率依然占据排行榜之首,但同为在野党出身的安哲秀支持率近期一路上升,两人之间差距不断缩小。有分析称,接下来的时间里,大选拉票运动将会首先进入“两强三弱”的局面,并最终在“文在寅-安哲秀双雄争霸”中决出胜负。
安哲秀方面表示,大选初期建立“两强对决”版图的计划已经成功,今后将向中立阵营发起集中攻势,争取在4月30日将支持率提高至35%,最终大选中以51%以上的支持率为目标。此外,还将制定对策以防止目前的支持层流失,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
文在寅和安哲秀展开激烈“攻防战”的同时,右翼候选人洪准杓和刘承旼则为争夺保守层选民而发起了“争夺战”。韩国《亚洲经济》指出,洪准杓预计将以大邱、庆尚北道等地为大本营,强化自身“右翼、保守”的形象。正党候选人刘承旼的民调支持率则相对较低,但部分媒体近期的舆论调查显示,其支持率正稳步上升。据分析,随着公开电视讨论等竞选活动的进行,刘承旼的支持率可能出现转机。
另一方面,目前民调支持率排名垫底的沈相奵则以“进步强化论”为竞选基调,向期望政府改革的进步阶层选民发起攻势。沈相奵所在的正义党在国会占有席位较少,因此有分析认为,沈相奵今后选择与文在寅联手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大选“重头戏”来临 “攻防战”在所难免
今年大选之前,五党候选人共将进行6场左右的电视辩论。本月13日已举行首场辩论。之后,19日的辩论会将在KBS电视台举行,21日的辩论将在JTBC电视台举行,23日、28日和下月2日则将举行由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办的辩论会。与上一届大选时的电视辩论不同,今年将增加“站立讨论”的环节。
虽然文在寅在第18届总统大选时惜败朴槿惠,但参加了当年的电视讨论,加之5年间积累的经验,此次的电视辩论对他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不过,目前安哲秀势头强劲,两人辩论时,激烈的“攻防战”将在所难免,而在大选这一“重头戏”中的表现能否给两人的支持率带来变化,还需拭目以待。
另一方面,自由韩国党总统候选人洪准杓团队也正在对电视辩论进行着最后的准备。韩国《亚洲经济》称,有分析认为,洪准杓将在辩论中集中突出自己多年来担任检察官、道知事的执政经验,并再次强调“做好准备的总统”的竞选口号。
目前,民调支持率较低的正党候选人刘承旼被认为是电视辩论的最大受益者,他将如何通过此次电视辩论公布详细、具体的执政构想,改善自己在保守层选民心中的形象,也备受瞩目。
新总统将面临考验恢复国民信任亟待解决
韩联社指出,恢复国民对政府的信任是新一届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对各党候选人来说,提出能化解社会矛盾的蓝图,或将成为其竞选道路上的“加速剂”。
此外,能否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与民沟通、建立党派间和谐合作等,都将成为考验各候选人是否能成为国民心目中总统合适人选的标准。
专家指出,前总统朴槿惠的作风引发民众大规模烛光集会,因此新政府需要加强与国会、国民沟通,通过对话化解矛盾。
由此来看,日后将成为总统的候选人,不应倾向于特定政治逻辑,而是要促进党派间和谐相处,否则新政府推进的政策会遭到反对党的强烈抗议,无法有效推进。
各党候选人的竞选承诺也将成为评判标准之一。前任国会副议长文喜相指出,新政府成立后,要挑选出其竞选承诺中的“重中之重”并予以推进。
编辑:王越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