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正文

黑龙江宝清 汇聚八方英才 助推经济发展

作者: 马淑芬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8-11-23 来源:黑龙江

       本网讯(马淑芬 记者郭宪勇)近年来,黑龙江省宝清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使用人才不拘一格,以敢为人先的赶超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汇聚八方英才,倾全县之力为各类人才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发挥各类人才潜能,推动宝清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近年来,宝清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引进计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各类人才考录、招聘和引进工作,为人才营造风清气正的就业竞争环境,共考录、招聘、引进各类人才710人,其中高学历人才59人。
  隋雪是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浙江广电和大连新闻网。在宝清吸引高学历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回到家乡,上班不久就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县电视台台长助理,现任宝清融媒体中心时政新闻部主任,策划的“随峰视角”栏目成为县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曾获县政府“记功”奖励,两次获县“三八红旗手”殊荣。隋雪说:“县里的政策很好,对我们也很重视,经常送我们出去培训学习。我工作满一年就破格晋升中级职称了。”
  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宝清县全县各部门通力协作,为引进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心全意安心工作。
  宝清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不定期到引进人才单位回访调查,召开座谈会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县政府为12名研究生配偶全部安置了工作,并为有困难的研究生提供了住房保障;县职称办为所有工作满一年的研究生破格晋升中级职称;县人才中心为有困难的人才协调解决户籍、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教师晋升职称按年度考核量化评分,这对于刚刚招聘上岗的教师来说没有优势。按照省里引进人才晋升职称的政策规定,宝清县人社局局长李力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蔡云龙一起到市人社局积极争取名额,让工作满一年的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都顺利地晋升为中级职称。
  刘朋会来自绥化青冈,哈理工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宝清县农机总站工作,按照人才引进政策,他的妻子被县里安排到第二高级中学任教,并且分到了公租房。如今,善于钻研的刘朋会拥有了两项发明专利,他说:“无论是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是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县里都照顾得很周到。孩子入学时,人才中心的蔡主任跑前跑后没少费心,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让我们心里很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
  宝清县农机总站站长吴福贵说:“刘朋会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提出了秸秆翻埋方案,目前,宝清县秸秆翻埋面积在全省领先。”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目的是充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宝清县委将近年来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青年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给年轻人更多的政治发展空间,为县委后备干部梯队建设积蓄力量。
  37岁的吴金波来自漠河,她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是我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2010年参加宝清县公务员项目生招录考入宝清镇,曾担任过信访、民政、扶贫等工作,2016年提为副科,现任宝清镇组织委员。多年的基层工作让她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吴金波由衷地说:“这里的政治环境非常好,只要你有能力、认真工作,就会得到重视和尊重。”
  多年来,这一批又一批飞来的“金凤”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宝清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商庆梅为首的农业园区科技团队,用科技引领宝清农业发展,研发的优质农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七星河湿地管理局引进的研究生长期致力于科研,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湿地发展研讨会,向全世界展示了宝清湿地名片;2012年以来,宝清县补充中小学教师24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4人,为教师队伍充实了新鲜血液,更新了知识结构,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宝清县教育质量节节攀升,高考升学率连创新高。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