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年度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
作者: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9-03-14 来源:黑龙江
本网讯(记者郭宪勇)3月14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度,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消费者协会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4178件,解决31474件;受理举报案件9473件;接待消费者来电、来访、来信咨询128920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124.91万元。
热点一:生活服务类投诉仍然较多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擅自变更服务合同条款。单方变更服务项目和经营地址或失联、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涉嫌虚假宣传。三是为消费者设置消费陷阱。部分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以免费体验、开业酬宾、赠送礼物、低价团购为幌子,吸引消费者到店里参与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再额外增加收费项目。四是商家收取餐位费、谢绝自带酒水或人为设定强制消费标准,在提供用餐服务时存在不明示、不告知等问题。五是消费者对宾馆价格卫生标准上存在消费争议。
热点二:食品类投诉显著增加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购买的食品存在异味、异物等质量问题;二是宣传与实际不符,商家涉嫌销售“三无”产品、商品无中文标识及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三是商家涉嫌低标高结行为,如商品标签价格与实际收费价格不符等;四是商家涉嫌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商家以会议营销形式发展老年消费者为下线且收取会费。
热点三:老年消费和服务问题依然严重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老年养生保健服务不规范。部分经营者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服务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旅游服务漠视老年消费者。有些旅行社向老年人收取所谓的“老年费”,盲目降低服务标准。三是推销所谓收藏品牟取暴利。四是保健产品投诉依然高发,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打着“医疗保健”的幌子销售保健品、治疗仪等,这些产品根本不具有其宣传的功效,不仅没有保健作用,甚至会带来各种副作用而贻误病情。五是商家推销保健品手段多样。“赠药”、“名医会诊”、“免费旅游”、“专家讲座”都是经营者惯用的手段,甚至雇佣“托”现身说法,诱使老人花冤枉钱。
热点四:预付款投诉居高不下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承诺不兑现,办卡容易退卡难。经营者在销售时以高额折扣为诱饵,夸大宣传;服务不兑现承诺,强制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等。二是预付卡累计金额庞大,资金监管措施不力,安全难以保证。三是经营场所突然关闭或经营主体变更时,债权债务不做妥善处理。四是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多方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逃避自身责任。
热点五:远程购物投诉热度不减
远程购物投诉主要涉及电商平台和电视购物等方面。一是商品质量问题和假冒伪劣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落实难;三是退换商品耗时长;四是网上支付安全难保障。投诉电视购物的主要问题:一是虚假宣传,夸大商品质量和性能,误导消费者;二是消费者收到商品与宣传的不符,货不对板,甚至涉嫌假冒伪劣;三是电视购物大多是异地做广告、异地经营,出现纠纷调解难。
热点六:家用汽车销售中交车、验车、代办等服务纠纷频发,售后维修问题较多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在销售时故意隐满刮蹭、补漆、受损等汽车真实情况,甚至将事故车、问题车当新车销售的现象;二是汽车维修技术不过硬,维修服务质量差;三是未按约定使用原厂配件,而以劣质配件替代等问题;四是消费者贷款购车时被加收金融服务费;车辆交付后长时间拿不到合格证,导致车辆无法落户;五是合同纠纷多,经销商没有充分尽到告知义务,且合同条款模糊。
热点七:房屋中介服务投诉仍是维权热点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乱收费,利用消费者不知情收取高额的代办费、评估费、银行贷款手续费等;收费后不兑现承诺,或者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拒绝退还定金和相关费用;二是在资金监管过程中,部分中介违规操作,代替银行为买方做资金监管,将购房款据为已有或者挪作它用,不予办理相关过户手续甚至卷款潜逃;三是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利用房托或与假房主相互勾结蒙骗消费者;四是提供虚假房源,中介在网上公示虚假的低价房源,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交易。
热点八:教育培训问题突出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培训机构资质不健全,违规办学,夸大教师资历和办学条件来招揽生源;二是培训质量良莠不齐;三是服务合同问题多,格式条款显失公平;四是网络培训乱象丛生,很多培训项目主体没有培训资质,培训效果差,没有售后服务,甚至收钱后无法再取得联系;有的经营者以网络直播、在线讲座等名义躲避监管;五是随意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热点九:房屋装饰装修服务乱象多,市场亟待规范
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差,装饰材料质量与销售人员宣传的不符,欺骗消费者;二是一些劣质装饰材料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给消费者人身安全造成极大伤害;三是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故意压低报价揽客,施工中变相收取额外费用;四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因操作不规范,造成消费者家中其他物品损坏,且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合理赔偿;五是互联网装修公司借助新型技术手段以给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优惠的假象,在短时间内聚敛大量装修预付款后携款跑路现象多发。
热点十:价格问题在某些领域仍然突出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交通运输价格问题。司乘人员对中途上下车的乘客随意收费,对免票、半票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出租车价格问题。在高峰期或者雨雪天不按里程表计费,随意要价。三是旅游价格问题。旅行社及导游不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擅自降低住宿和用餐标准、增加自费项目及缩短行程。四是物业管理问题。物业公司不按等级收费;违反相关规定,随意收取装修抵押金、垃圾清运费等;在代收水、电、气费用时不提供正规发票。五是资源价格问题。供热改造时收取改造费、接口费等;电网和供电环节收费投诉量明显上升。六是停车收费问题。经营性停车场不按计时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