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正文

哈市双城区委书记带队赴四川省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9-05-20 来源:黑龙江

本网讯(记者郭宪勇)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双城区委宣传部获悉,5月13日,由区委书记李洪铭任组长,区委副书记黄志,区委常委、副区长李艳秋,区政府副区长汪育欣任副组长,区委办、组织部、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局、住建局及街道、乡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双城脱贫攻坚学习考察组一行24人,经过一天的行程,于当晚抵达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学习考察,通川区委副书记朱挺、副区长庞启来及区扶贫开发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热情接待了考察组一行。

微信图片_20190517091723

座谈会现场。

第二天上午,在通川区委一号会议室,召开了“哈尔滨市双城区赴通川区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区委副书记朱挺、副区长庞启来,以及通川区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座谈会由通川区委副书记朱挺主持,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代表达州市政府和通川区委、区政府,对双城区学习考察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座谈会上,观看了《通川区脱贫攻坚专题片》,通川区委副书记朱挺向考察组介绍了通川区脱贫攻坚情况。在简要介绍了四川省以及达州市和通川区基本概况之后,从“三比三看”“六进六出”,锁定对象扶真贫;建强堡垒、整合力量、压实责任、激昂斗志,整合联动聚合力;全面保障住房安全、全面优化公共服务、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基础补短板;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村集体聚“资金”,探索“资源租赁”模式、贫困户收“资金”,探索“劳务聘用”模式、贫困户挣“资金”,探索“产权代理”模式、贫困户分“股金”,探索“灵活经营”模式、贫困户赚“资金”,产业扶贫促增收;强化教育保障,强化医疗保障,强化兜底保障,政策兜底防返贫;深入开展新风教育,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励志教育,着力塑造新风尚;严格末位倒逼不松劲,严盯任务落实不懈怠,严肃追责问责不手软,动真碰硬勇攻坚等七个方面,介绍了通川区脱贫攻坚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对脱贫攻坚得到的启示以及下步工作展望进行了介绍。

微信图片_20190517091739

双城区委书记李洪铭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双城区委书记李洪铭同志代表考察组一行对通川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表明了学习考察的恳切态度,以及此次考察的学习重点,对通川区脱贫攻坚的政治站位、顶层设计、综合施策、勇于创新以及取得的成效表示由衷赞赏。同时,希望通川和双城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并向通川区委、区政府各位领导发出诚挚邀请。会上,播放了《双城区脱贫攻坚专题片》,区委副书记黄志同志介绍了双城的历史沿革、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双城依托良好产业基础,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取得的效果,以及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向与会的通川区同志进行了介绍。双方就产业扶贫的利益链接机制,安全饮水维修管护长效机制,危房的置换和改造后产权归属,以及扶智扶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以杜海洋为首的通川同志,从创新理念把握原则,突破难点敢为人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等方面提出了“通川方案”,并展示了通川区脱贫攻坚各类规范档案,给学习考察组以深刻启发。

微信图片_20190517091734

考察组认真听讲解。

5月14日下午至15日,在通川区委副书记朱挺、副区长庞启来和扶贫开发局相关领导陪同下,双城区学习考察组先后实地参观了通川区磐石镇谭家沟村扶贫安置点、台湾苏氏牛奶草莓园、秦巴农耕文化博览馆;蒲家镇秦巴蓝莓主题公园;碑庙镇陡坑村苗圃产业、学校、村级电商示范点,石笋村村级活动阵地、知青园、“三段式感恩”教育(敬老节)、村史陈列室、乡村大舞台等,深入了解通川区产业扶贫、驻村帮扶、“5十2十3”帮扶、一村一法律顾问、防返贫扶持机制等,每到一处,考察组成员都认真听取讲解、详细了解情况、仔细翻阅扶贫档案、搜集留存资料,总结扶贫措施。通过2天的学习考察,双城区考察组收获颇丰,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增添了动力。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