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冒充公检法诈骗再升级!警方为您揭开电信诈骗背后的故事
作者: 滕宇飞记者郭宪勇 时间:2020-03-18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本网讯(滕宇飞 记者郭宪勇)“您好,我是公安局的民警。现在有犯罪嫌疑人冒用你的身份证办了银行卡,您正涉嫌一起“口罩”诈骗案件,请配合警方调查”。接下来的套路是这样的,为了证明你的清白,将保证金汇入“国家安全账户”能赦免无罪。如果您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那么警方提示:“你”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的犯罪分子实施诈骗。
近期,各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些骗子也开始“复工”,冒充“公检法”诈骗来袭。这类犯罪危害性大,受害者一旦上当受骗往往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此类诈骗分子为了增强身份的迷惑性,将假冒“公检法”机关的电话演变为添加QQ好友,填写虚假、伪造的个人信息,并制造各种假“通缉令”假“警官证”恐吓受害者。请大家一定要明辨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为何假冒公检法诈骗会屡屡成功?反诈民警为你揭秘背后的原因:首先,不法分子利用公检法机关权威性,采取恐吓的方式,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其次,此类诈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等来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使受害者急于想证明自身清白或挽回损失,答应配合其所谓“调查”;再加上骗子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受害者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判断能力也随之大幅下降,骗子会给受害人提出“证明清白的唯一方法”,就是配合“公检法”机关资金调查,将钱款打入所谓“安全账号”。
哈尔滨市公安局反诈民警提醒:“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核查资金、下载APP和提现转账汇款;“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微信、QQ、传真、邮寄等形式发送展示相关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逮捕证、传票和涉案信息均无法通过互联网查询;请您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信息等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