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行生意红火,一整年的水费竟为0元?
作者: 时间:2020-07-21 来源:检察日报
生意红火的洗车行全年水费竟为0元
江苏宝应:多部门合力整治洗车行违规抽取地下水现象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梅静 葛玲)“这次洗车行整治行动,保护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并让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可谓一举多赢!”7月的晚风徐徐,江苏省宝应县一条洗车行集中的街道旁,正在这里回访的宝应县水务局负责人欣慰地对该县检察院检察长秦辉说。
今年1月,宝应县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部分洗车行私抽地下水洗车,因水中含矿物质和细沙石,导致车漆失去光泽、出现划痕。
“私采地下水,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会引发水资源污染、地面塌陷等多方面问题,严重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秦辉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申领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该院立即展开调查。经从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全县已登记的81家洗车行名单,并赴县水务公司查询其全年用水记录、缴纳水费情况,发现部分洗车行用水量明显偏低,有些生意红火的洗车行全年水费甚至为0元。而业内人士称,一家洗车行的年正常用水量应为700吨至900吨。经进一步调查获悉,一家洗车行按照特殊行业用水的价格标准,每年水费约为5000元,而抽取地下水只需一次性投入抽水设备和打井约1000多元的费用,后期零成本。
“决不能让这种贪图私利、损毁资源的行为继续下去。”3月25日,宝应县检察院向县水务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
“我们之前已发现这一问题并打算整治,但部分业主不理解不服从,现在有检察机关助力,我们有信心!”该县水务局很快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与检察机关商定以联席会议形式,合力开展整治。
经过半个月的全面调查,4月上旬,宝应县水务局反馈,该县实际有130家洗车行,其中46家私取浅层地下水用于经营。同时还发现,部分洗车行没有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不少洗车行在室外洗车,影响市容市貌。
“地下水资源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整合更多力量,共同把事情办实办好。”经宝应县检察院与水务局联合向县委请示,5月20日,宝应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将“开展洗车行业违规取用地下水专项整治活动”列为2020年法治宝应六件实事之一,由该委和该县检察院、水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局等8家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全面加强县域水资源管理。
当月,宝应县水务局出台《关于开展洗车行业违法取用地下水专项整治方案》,要求违规洗车行于7月前完成整改。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也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考虑到受疫情影响,洗车行生意普遍不景气,各职能部门执法时均做到刚柔相济,以引导、教育为主。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今年6月底,宝应县所有私抽地下水的洗车行均已拆除抽水装置,符合条件而未办照的洗车行全部取得了营业执照,在户外洗车的店家也已拆除户外洗车装备。
编辑:李小萌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