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的身影——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刑侦一大队张鹏
作者: 滕宇飞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20-03-15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本网讯(滕宇飞 记者郭宪勇)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不退,警察不退。”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挺身而出,发扬“钉子”精神,坚守岗位半步不退;在病痛缠身时,他用止痛药挺着,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他就是疫情防控战场上的“逆行者”——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刑侦一大队民警张鹏。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张鹏作为一名老党员,意识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第一时间请战到一线,投入到分局疫情防控工作中,逆行冲锋。2月3日,张鹏与三名战友被派往道里区确诊病例小区执行封控任务。现场是一个八层楼的老小区,一个单元80多个住户,开始的几天,居民对这样的封控有些不理解,五楼80岁的李阿姨要出门买药、三楼60岁的王叔叔要出门遛弯等等,每每此时张鹏都主动上前,耐心细致的解答,跟大家宣传疫情防控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等,同时积极配合社区入户为居民派送防疫物品和日需物品。慢慢地,这个细致周到的张警官成了封控单元居民的“贴心人”。
张鹏说:“疫情防控绝不是守得住家门这么简单,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提升防疫意识。现在他们在门里,我们在门外,也算是“近邻”了,我们将陪伴大家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就这样,在封控的14天里,张鹏和他的战友们24小时坚守在寒冬里,每天吃住在车里。封控解除那天,李阿姨对张鹏说:“小张啊,这几天给你们冻坏了,孩子遭罪了,大娘谢谢你们”。
随后,张鹏和战友们马不停蹄又转战隔离点宾馆,昼夜驻守,配合防疫人员开展工作。有了上次封控的工作经验,张鹏建议与隔离人员组建微信群。他说:“隔离疫情,不隔离爱。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很有必要,更能及时了解大家的需求”。一天,被隔离的一名学生给张鹏发来信息,称其今年已经高三了,需要复习功课,隔离时走的突然,没来及携带复习资料。
张鹏了解情况后,为这名学生购买来了所需的复习资料,让他在隔离点也能安心复习,平稳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在隔离宾馆,像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算起来,张鹏和战友们已经连续工作30余天了,由于长时间勤务上岗,昼夜巡查,张鹏的类风湿炎病发作了,腿部、脚上、身上多处关节肿胀,每走一步都疼痛难忍。但是要强的他没有让任何人知道,偷偷地吃上止痛片,继续坚守岗位,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坚守,用坚定信念扛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任。
张鹏是冰城民警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平凡身影”,面对疫情,他们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疫情阻击战尚未结束,他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抗击到底!。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