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正文

民警李赫“咱当警察,就是为百姓服务”

作者: 郭宪勇 隋国松 时间:2020-05-19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编者按:汶川抗震救灾,他主动请战,瘦小的身躯背负80多斤的信息通讯装备翻山越岭,舍生忘死中却是传递生命电波的发射源泉;异地勤务任务,他依然主动请战,24小时工作在前沿一线,创建网格巡控联查模式,确保了当地巡逻、防控、查勤工作的系统化和正规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还是主动请战,带领抗疫突击队全力担负起应急处突“生力军”的作用,连续50多天的巡逻防控、稳控隔离、分流中转、封控管理,无一差错,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咱当警察,就是为百姓服务”

    ——记道里分局巡逻辅警大队因公牺牲民警李赫
   
        环球传媒网讯(郭宪勇 隋国松)冰城的春天,暖阳中暗涌着突来的凄风冷雨。
        4月13日,李赫和往常一样,在街面巡控、检查点位。下午14时许,他在检查省直机关群力公寓点位后,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就到附近的药店买药。同班的战友李万超见李赫的脸色不好,劝他回家休息,李赫却说:“没事啊,吃了药,一会儿就好了。”接着,他们又赶往下一个检查点……19时13分,已经连续工作一天的李赫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2岁。          
忠诚无畏,驰援汶川抗震救灾
\
 
      1994年12月,李赫穿上了军装,从武警战士到副中队长,他努力进取、踏实肯干,火热的军营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毅力和优秀的品质。2005年11月,从军营来到警营的李赫,初心不改、本色未变,用一腔热血投身公安工作,巡逻防控、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15年来,李赫先后在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作训处,道里分局巡逻辅警大队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是我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当时,李赫在巡特警支队作训处通讯科工作,得知支队组织人员千里驰援汶川地震灾区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简单的话语映出热血男儿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忠诚无畏。
       5月13日23时,李赫接到作为我市第一支赴四川抢险救援队员立即归队的通知后,装了几件换洗衣物,看了看熟睡的女儿,和爱人嘱咐了几句话便赶往支队。到达支队后,李赫和以往出勤前一样,将所要携带的通信器材和必要装备详细备注清点,反复调试检测,只是这次与往常相比更为谨慎、专注。李赫小心翼翼的将单兵背囊装满通信工具、录像器材、对讲手持机、充电设备、海事全球卫星电话等他能想到的所有器材设备,瘦小的身躯背负着总重量80多斤的装备,只为全力救助灾区人民,与他们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路程的崎岖不言而喻,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李赫超负重前行,克服了地形不熟、气候不适、余震不断等突发情况,以及攀登高山经验不足、阴雨连绵数日等重重困难,积极记录、宣传人民警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公安铁军作风。为保障通信畅通与记录相关工作图像,李赫翻越海拔1650米以上的3座高山,穿越5处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险恶地形,肩膀被背囊磨破渗着血水,双手被野草山石划破感染、双脚磨出了水泡,在近乎脱水的情况下,仍然准确传达上级的各项指令,及时汇报队伍行进位置情况,在后援部队到达前,配合先遣队设立了支队前哨指挥所。
      2012年5月,按照支队的统一部署,李赫到道里分局巡逻辅警大队任三中队中队长。在公安巡逻辅警培训中,李赫认真组织训练,科学统筹协调,被评为优秀管理干部。在辅警大队工作期间,为节省单位办公经费,确保勤务车辆正常运转,在正常开展工作的情况下,李赫主动承担了维修警用巡逻车辆警灯、警报、车载GPS、对讲机和单位办公设施等工作,他甘于奉献,任劳任怨,随叫随到。2014年,在连续修理多辆警车时,因车辆皮带老化突然断裂,将李赫左手食指第一节打伤险些截肢,他不但没有要求组织的任何补偿,还一心惦念工作,没按照医嘱要求,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英雄本色,奋战异地执行勤务
\
      2009年7月,按照上级工作部署,需要派警力到异地开展警务工作。李赫主动向组织请战,强烈要求到异地一线工作。领导考虑到李赫夫妻双方4位老人体弱多病、孩子小无人接送等实际困难,没有批准他的请求。尽管如此,李赫还是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反而在单位加班加点的工作、训练,还要挤出自己的睡眠时间为家人多料理家务。最终,妻子给李赫的领导打电话说:“队长,就让李赫去吧!他准备好了,我们家里也准备好了,请组织批准。”2009年9月27日,李赫飞抵乌鲁木齐,开启了他长达100天的异地警务工作。
      期间,李赫始终24小时工作在一线,无论是警卫工作、节点执勤、还是日常卡点巡逻布控,他都冲在最前面。刚到新疆,李赫对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和饮食不太适应,很快出现了水土不服、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过敏等症状,他一边用药一边坚持工作,还主动承担了危险系数高、困难情况多的夜间查勤工作。李赫没事就研究日常警力分布和网格巡控方案,会同当地警方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和预案,建立了“支队、大队、中队”三级勤务联查模式,确保了巡逻、防控、查勤工作的系统性和正规化。就这样,李赫和战友们三个多月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圆满完成了异地警务的各项任务,得到了省厅、市局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李赫不仅在通讯方面精通,案件打击也是行家里手。在破获以邢某凤为首的抢劫团伙案件中,李赫成功锁定犯罪团伙主犯,又经过连续五个昼夜的蹲守,最终成功打掉了这个危害一方、影响恶劣的犯罪团伙,消除了群众的心理恐慌。在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中,李赫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真诚服务,巡逻守护百年老街
\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商业一条街,也是外地游客必来的一处景点。李赫常年在中央大街巡逻,在这1450米的方石路上,他既帮助过迷途老人回家,又帮助过走失小孩找到妈妈;既照顾过醉酒当街的男子,又劝解过家庭纠纷的两口子;既追回过外国游客被窃的手机,又解决过辖区商户出现的难题。他热情为民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2018年腊月,李赫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小男孩,眼中含泪,小脸冻得通红,身边却没有成年人陪伴。李赫判断男孩可能是和家人走散了,于是上前询问情况。刚开始,小男孩十分警惕,并不理会他的询问,但在他耐心细致的劝导说出了名字和家人的电话。根据孩子提供的手机号码,李赫联系到了孩子的父亲。当见到孩子时,这个一米八的大老爷们哭的泣不成声,再三对李赫表示感谢:“孩子幸亏遇到了您!要是找不到孩子,我都活不下去了,实在太感谢了!”
      李赫在网格区域巡逻工作的9年中,附近的居民和商户都认识他,也都信任他。2019年10月中旬,中央大街的一家酒店与居民因酒店院落工程装修问题产生纠纷,正巧李赫路过,酒店老板和附近居民马上叫住了他,让他给评评理。为避免矛盾激化,李赫将双方代表带回了单位,听取双方诉求。李赫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普法律等方法,入情入理地做双方工作,化解了矛盾。10月23日,正在巡逻的李赫收到了酒店老板送来的锦旗,表达对他的感谢。
战“疫”先锋,牺牲在执勤一线
\
       4月13日,李赫和往常一样,在街面巡控、检查点位。下午14时许,他在检查过省直机关群力公寓点位后,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就到附近的药店买药。同班的战友李万超见李赫的脸色不好,劝他回家休息,李赫却说:“没事啊,已经吃了药,一会儿就好了。”接着,他们又前往下一个检查点……19时13分,已经连续工作一天的李赫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2岁。                                            
      年初,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李赫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50余天,带领抗疫突击队有力地担负起应急处突“生力军”的作用,先后完成了疫区抵哈人员稳控隔离、返哈人员分流中转、四大区一体化封控管理等多项临时性勤务工作。
      2月17日至21日,李赫在两处宾馆中转点24小时执行返哈人员登记、中转等工作,并联络其所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带回隔离;2月21日至24日,李赫到南岗区一宾馆执行中转任务;3月1日零时三十分接到任务,又连夜赶到中央大街对入境返哈人员进行稳控隔离工作……
     一个三天三夜,又一个三天三夜……李赫顶住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一边耐心劝解返哈人员配合工作,一边快速联系社区人员安全对接,每日往返两个中转点数次,记录、防护、人员接收管控等具体工作,安全中转返哈人员近700人,无一差错滞留。
     一个个任务圆满完成的背后,是李赫对家人的无限愧疚。73岁的父亲行动不便,患有高血压、听力严重障碍;母亲患有骨结核、心肌梗塞、高血压、糖尿病;让李赫更为挂念的是自幼患脑瘫的46岁的姐姐,还有收入微薄、勤俭持家的妻子和刚上高中的女儿……
     李赫常说:“咱当警察,就是为百姓服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树立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他将生命献给了默默守护的这片热土。让百姓永远记住你——冰城卫士李赫!
编辑:张贺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