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疫情防控关键期,请警惕这几类骗局!
作者: 郭宪勇 隋国松 时间:2021-01-19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9日讯(郭宪勇 隋国松 李欣蕾)现在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期,防疫工作时刻不能放松。在全国上下时刻绷紧新冠防控这根弦,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精准抓好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时,广大群众还要提高反诈防骗意识,切记防范不法分子“乘着东风”借助疫情行诈骗之事。
今天,哈尔滨市公安局反诈骗小卫士为大家梳理总结疫情期间典型的诈骗套路,将诈骗犯罪拒之千里。
虚假售卖口罩等防疫物资诈骗
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需求量会大幅增大,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群等发布虚假广告。一旦买家转账后,不法分子就会向其发送虚假快递订单号。当买家发现未收到货并尝试与“卖家”联系时,往往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醒:如急需防疫用品,在选择正规购物平台的同时,还要按照购物平台的购买流程进行下单支付,切勿相信一些店主以“提前发货”为诱饵先行索要红包,避免私下交易。
新冠疫苗诈骗
骗子冒充老师进入学生家长群,在群里发送虚假接种“新冠疫苗”信息,以收取“新冠疫苗”接种费为由对学生家长行骗。
警方提醒:学生家长在QQ、微信或其他聊天工具上收到任何要求缴费的信息,一定要通过电话和其他渠道多方进行核实确认,切勿贸然汇款。老师及校方一旦发现有此类诈骗信息,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澄清。
推销特效药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
警方提醒:针对新冠肺炎研发的所有药品,均会由权威部门公布,大家记得要时刻关注权威媒体的报道,非官方渠道,不要轻信。
火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无法按计划出行,想要改签或退票,不法分子就借机发送改签或退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病毒链接,或引导其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余额。
警方提醒:无论对方发送链接还是电话提醒,都不要轻信。对此只需不予理会或向官方求证,便可化解不必要的麻烦。
网络贷款诈骗
部分群众因疫情影响未能按时开工,生活压力陡增,为了减缓这段时间的经济压力而选择网上借贷。不法分子推出虚假网络贷款的广告短信、链接等,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网络贷款APP,并以“刷银行流水”“消除不良记录”等为由诱骗其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如需贷款要选择正规的贷款平台,对来历不明的贷款广告要保持警惕,手机下载金融类软件要在手机官方应用市场下载,不要相信、点击陌生人推荐的链接,也不要相信以“信息填写错误”“刷流水需转账到指定账户”“账号异常解冻”等要求转账汇款的理由,放款前要求转账的网络贷款都是诈骗。
反诈骗小卫士提醒您:凡是涉及金钱的务必核对好信息,切勿轻易转账,也不要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号和密码等,遭遇诈骗后请第一时间报警。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