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安全法制> 正文

看到穿制服的人就腿脚发软 潜逃22年的他,最终选择主动投案

作者: 官宣 时间:2021-12-22 来源: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我跑了这么多年,悔恨和泪水一直伴随着我,内心始终充满着焦虑和恐惧……”面对办案人员,潜逃了22年的鸡西市财政局原基本建设科科长汪振昌泣泪忏悔。

   从昔日翘楚到身陷囹圄,究竟是什么让汪振昌改变了人生的航向?回首他的人生轨迹,我们或许不难找到答案。

  “刚参加工作时,我勤勉上进,曾获得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随着职务晋升,我接触到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应酬场面也越来越多。因为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我的业务能力开始下滑,一心沉醉在所谓的‘社交活动’中,心中渐渐萌生了虚荣和贪念,一步步亲手葬送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回想过往,汪振昌悔不当初。

    1997年8月,汪振昌利用职务之便,开始挪用单位公款。据汪振昌交代,他一开始是将公款私存赚取利息,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瞒着单位将财政资金私用,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10月13日,汪振昌自知隐瞒不住,畏罪潜逃。多年来,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从未放弃过对汪振昌的抓捕。监察体制改革后,该案移交鸡西市鸡冠区监委办理。

    在省、市、区三级纪委监委坚持不懈的推进下,汪振昌的追逃工作逐步破冰。鸡冠区纪委监委与区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追逃专班,量身定制追逃方案。一方面,多方“会诊把脉”,不放过任何一条可疑线索;另一方面,打好政策、亲情“两张牌”,讲明政策情况和利害关系。在强大的反腐震慑和政策感召下,汪振昌认清形势,主动来到鸡西市监察委员会投案自首,配合监察机关调查。

    据办案人员介绍,为了躲避追捕,汪振昌常年在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的地方游荡,居无定所。为了维持生计,他四处打零工,曾经种过棉花、搬过白菜,只要能有口饭吃,他什么活儿都干。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多年不与家人朋友联系,父母先后离世,他都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甚至连生病受伤,他都不敢去医院,只能硬挺着;一看到穿着制服的人,心脏就狂跳不已,腿脚发软。

  “每当夜深人静,想起当年那个有着体面工作和温馨家庭的我,再看看现在这个每天东躲西藏、面容苍老、狼狈不堪的自己,我就悔不当初。我恨自己糊涂,更恨自己当初罪上加罪、畏罪潜逃。迷途知返、主动投案才是自我救赎的唯一选择!”

    日前,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对汪振昌一案作出判决,鉴于其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悔罪,家属积极返赃,依法对其减轻、从轻处罚,判处汪振昌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

编辑:张欣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