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固碳”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郭宪勇 马淑芬 时间:2021-11-25 来源:宝清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25日讯(郭宪勇 马淑芬)目前,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的生态系统固碳监测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显著科研成果。
成果显示,七星河保护区自然湿地的净固碳量为294克碳/㎡。2万公顷湿地的年固碳总量为61152吨。这标志湿地将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系统固碳监测合作项目以七星河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不同开垦年限的农田和退耕还湿地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湿地农田化以及退耕还湿过程对生态系统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项目为期4年,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袁俊吉博士带队,对湿地内不同区域的土壤进行系统监测评估,旨在通过对湿地与大气间碳交换量的监测,揭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而科学评估湿地碳汇的重要作用。
该项目在七星河湿地内共设4个监测点,通过野外观测平台和“碳通量观测系统”,监测湿地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净交换量。该观测系统配备了远程数据监测和下载功能,可以监测方圆250亩以内的碳通量,比人为观测覆盖面大、更具代表性。

目前,中科院的碳通量观测系统在东北区域内七星河湿地布点最多,辐射范围最大。项目完成后,将会科学分析出七星河湿地和退耕还湿过程对生态系统固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