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箐山县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 官宣 时间:2021-05-18 来源:中共大箐山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18日讯(官宣)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精神力量,按照省委书记张庆伟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50期)作出的“让革命文物讲好党史故事,展现时代风采,在党员、群众中热起来”重要批示精神,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张子良纪念馆、抗日英烈纪念园开展系列爱国、爱党主题教育活动,有利有效推动大箐山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大箐山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80多年前,这里曾是小兴安岭抗日斗争的中心,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麟都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抗联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箐山人,涌现出了张子良、孟昭贵、黄正举等先进人物。使大箐山县(原带岭林业实验局)成为全国林业建设的一面旗帜,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曾亲临视察。
为了纪录历史,鼓舞后人,大箐山县建成了张子良纪念馆和伊春市第一座抗日英烈纪念园。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箐山的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以抗联精神、张子良精神作为推动大箐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精神力量,坚定理论信念、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动力,全方位推动大箐山县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缅怀英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大箐山县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夕,大箐山县委宣传部、机关工委组织近5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对张子良纪念馆、抗日英烈纪念园进行了清洁维护,便于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带岭镇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参观张子良纪念馆,广大党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起回顾了张子良同志一生为林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深刻感悟着张子良精神;在城乡基层开展的“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中,新入职的公务员走进张子良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大家一边看着张子良老书记珍贵的照片,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大家被张子良老书记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五四青年节当天,大箐山县带岭中学举办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赴张子良纪念馆参观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参观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实物、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淡雅泛黄的照片,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引导了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县人民医院在护士节到来之际,开展了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重走子良路、抗联路,并在抗日英烈纪念园为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县政府党组在抗日英烈纪念园前聆听抗联红色故事,并向抗日英雄鞠躬致敬,在追思先烈丰功伟绩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此外、市文联、市人社局、市工商联等市直单位和部门也纷纷来到张子良纪念馆和抗日英烈纪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感受革命力量。截至目前,张子良纪念馆共接待市、县区党员干部38批次,6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大箐山县成立党史宣讲小分队,开设党史学习大讲堂,采取阵地讲解、专场宣讲、录音录像播放等方式,综合运用图文展览、微信公众号推送等载体,多层次、高频度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
先后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法系统、乡镇、机关干部中分别作了《人民公仆张子良先进事迹》《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讲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人民公仆张子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和启示》主题宣讲,并组织党史宣讲小分队进基层、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为广大党员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同时,开展了“同心向党庆百年 高歌奋进新时代”演讲比赛,全县26名选手以小故事展现大主题,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艺作品等,讴歌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所取得的丰功伟绩,致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人物,展示广大青年干部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拼搏实干的精神风貌。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