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新峰模式挺起生态农业“大观园”
作者: 王冬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4-06-16 来源:黑龙江


王冬 本报记者郭宪勇
3年的时间,由无人问津的沼泽地变成天蓝水碧稻苗壮、花香鱼跃池中游的生态农业“大观园”,桦川县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一年一惊喜,一步一台阶地描绘着绝妙的现代农业画卷。
走进园区能够感受到原生态农业与现代化科技相融相促的强烈视觉冲击。放眼望去,一排排高标准的育秧大棚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建设中的6栋阳光温室现代范十足。这边是农业现代化的“高大上”, 那边则是一派有机世界。一条水带由西向东横穿园区,与畦畦水田相呼应,不远处采摘休息区已初见雏形,田园风景如画般直闯眼帘。
当然,视觉上的目不暇接还伴随着嗅觉上的享受。一阵阵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散发出诱人味道的大棚内藏“玄机”,同样的外表下有着丰富的内容。园区90栋大棚分别种植了香菇、猴头等菌类,香瓜、葡萄、西瓜等水果,还有黏玉米和花卉……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势的放大呈现,让这片荒地生金,摇身变成现在的生态农业大观园。
生态农业“大观园”的嬗变离不开两个合作社衍生出的新峰模式。“我们发挥新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和新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完成了星火乡全乡土地流转,采用‘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尝试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帮助农民增收。我做的生态农业不是在‘玩’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新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景刚向记者“解码”新峰模式。
新峰模式的绝妙之处就是在于他们把企业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用“小池变大池、土渠变砼渠、泥路变砂路”等方法整理土地,并把集中在手的土地分区划片,选出15个“片长”负责管理。“片长”按照每年的产量要求自主开展作业,年底拿产量与合作社核算。“统一经营、分散管理、单独核算”的企业化运营方式套用在农业生产上非常好用。9个月4万余元的收入激发了“片长”的生产积极性,社员享受了统一农资、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等实惠,除保底收入外还可实现利润分红,农民旱涝保收,没有风险。
事实却是如此。拿园区内温室大棚来说,一栋花卉纯收益在3万元左右,一栋香菇纯收益也在两万元,所有生产投入、后期管理到终端销售都是由合作社来完成,生态农业抬高了农产品的“身价”,也让合作社开辟了新市场。如果单靠一家一户来操作,一是成本投入大,再有就是缺乏技术支撑和市场资源。
“生态农业也是智慧农业”,星火朝鲜族乡党委书记孙立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也在探究一些新技术,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研究成功了水过滤技术,尝试中实现了菌棒发酵成肥料等等,这些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对走生态农业这条路也更有信心。”今年,园区拿出450亩水田开展“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的尝试——稻鸭鱼共育,实现种养结合,通过生态循环提升水稻品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桦川县生态农业“大观园”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高端路线,也蹚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凭借这些资源,这个“大观园”贯通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指日可待。
编辑:李威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