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各地资讯> 正文

方正警方开创“互联网+云视频+公安+”工作新模式

作者: 石磊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5-07-27 来源:黑龙江

      本报讯(石磊 记者 郭宪勇)公安民警用手机可随时查看辖区现场视频、群众可通过视频时时观看车管所大厅办事人数,灵活选择非高峰时段。家里无人时进了陌生人,手机马上发出预警提示并自动报警。这一幕幕难以想象的科技手段如今正在方正县公安局“上演”。方正县公安局在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难点瓶颈问题时,充分运用视频图像技术,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云视频+公安+”工作模式,将视频图像技术所带来的平安、和谐、高效、智能和创新的理念深入百姓生活,并在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

                  \

         平安篇 智能平台深入百姓家庭提高预警作用

      近年来,技术开锁、攀爬入室盗窃令百姓深恶痛绝。方正县公安局党委在全县推广智能手机视频客户端软件,实现时时远程监看,便于事后查询,如有陌生人进入,手机就会收到报警图片或提示信息,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截止目前,安装了智能客户端的家庭没有发生被盗案件。”

        和谐篇 视频监控成为威慑犯罪的有力武器

      今年以来,智能摄像机惠民工程向小区逐渐延伸,通过在居民小区入口和院内及周边安装智能网络高清摄像机,视频图像采用云存储方式,解决了没有监控的居民小区视频监控盲点覆盖问题。省去了监控室、监控平台,只用网络高清摄像机、家庭链路和一部智能手机就实现了居民小区的全面“掌控”。

      运用此方法,小区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目前上到局领导,下至管片民警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刻监看小区视频图像和调取回放。该方法在全国为首创,同时还创新建立了多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提高了基层公安机关工作水平。

              \

        高效篇 实时办公视频节省群众大量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排队等待叫号总会花费群众大量时间,方正县车管所办事大厅人满为患,窗口民警应接不暇。

       方正县局车管所推出了提供实时办公视频服务的新举措,即在服务大厅安装智能摄像机,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将工作时间里大厅群众办事和窗口办公视频分享传输到车管所微信朋友圈,供有需求的群众实时查看,群众可自由选择办事时间,起到疏缓人流、提高效率的作用。同时,方正县局通过不断增加的微信好友,形成庞大的客户群体,车管所可以在车管微信平台中发布相关法律法规,实时路况、天气状况等信息,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咨询解疑,解决相关业务问题,并给出行群众提供了方便条件。明显提高了窗口民警的办事效率。

            \

        智能篇 创新打造警用车辆视频点位移动问题

       方正县在“互联网+云视频+公安+”上的另一亮点,是开创性地采用智能摄像机打造了固定视频点与移动视频相结合,解决了警用车辆的视频记录和固定视频监控盲点问题。
方正县公安局摆脱传统束缚,创新性地将摄像机改造成为行车记录设备,可实时记录沿途状况,为警用车辆提供了移动的、在途的、更全面的视频记录;另一方面,利用4G移动互联网或者手机等移动热点为智能摄像机提供网络环境,实现摄像机视频实时直播功能,第一时间直播现场视频,使警车成为一个智能的视频采集端,解决了固定视频监控的盲点问题,真正实现实时视频全覆盖,成为监控盲点的重要补充。

      创新篇  持续保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决心

      基于全国首个“互联网+云视频+公安+”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下一步,方正县公安局将着眼全国,立足实际,总结经验,抓住公安工作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方正警方将顺应社会发展大势,搭上科技高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持续打造信息化升级版,更加充分地利用好现有科技信息化资源,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来破解工作难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驱动公安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编辑:王悦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