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所、出入境管理处…… 以后24小时不打烊了
作者: . 时间:2015-11-02 来源:.
有多少人跟你重名 这个也能查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有了这个便民服务平台,以后网上办交管、户政业务更方便
记者 王春胜/摄
驾驶证期满要换新证,如果整个过程全在网上进行,而且还有人把证送到你家里,感觉怎么样?
昨天,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借助该平台,220项便民服务随你挑选,贴心备至。
【平台上线】
220项交管、户政等服务
网上一站搞定
昨天上午,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即日起,交管、治安、户政、出入境、消防、科技等部分业务,可以通过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进行预约、查询和办理。
在第一批上线的220项试运行功能中,预约类占51项,办理类占19项,查询类占14项,服务提示类占39项,公示类占26项,公布类占15项,公告类占23项,告知类占13项,通报类占15项,综合应用类占5项。而且,各地公安机关还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添加一些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据了解,筹建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是河南省公安厅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场新的警务革命,省公安厅将其视为河南公安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
此外,省公安厅还研发了手机版“河南警民通”,这款APP软件提供了一个随身、便捷的移动掌上公安便民服务访问入口,可实现乘车自主备案、违章查询提醒、证件办理进度提醒、户政业务办理、实时路况等功能。
【方法演示】
驾驶证损毁换证
整个过程只需5分钟
交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为河南商报记者演示了如何使用便民服务平台实现驾驶证的网上换证。以损毁换证为例,办理步骤主要有业务须知、用户申告、确认信息、资料填写、确认提交、完成提交等,整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左右,领取方式可以选择邮政寄递或者窗口自取。而且通过系统,还可以实时查询办理进度。
身份证办理进度同样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查询,进度包含4类:派出所处理、县分局已签发、已进入生产制证和正在逐级分发。
除此之外,便民服务平台提供的和群众生活密切的服务项目还有:变更机动车车主联系方式;行驶证补证和换证;出入境办证进度查询;机动车违法查询等。
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许甘露称之为“一条龙”+“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
【展望未来】
违章缴费、自选车牌号
这些服务会陆续上线
省公安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欢迎广大群众登录该平台,实际操作体验各项功能,并对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意见建议,省公安厅将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公安机关网上办理业务牵涉面广,数据庞大,对安全性要求高。在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省公安厅确立了“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思路。因此,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将分三步走,而昨天面向全省公众推出的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只是第一步。
据介绍,今年12月底前,全面建成在线支付等应用支撑体系,并完善手机端APP,推出微信、微博、城市服务等项目。明年12月底前,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分几批将公安机关能够上网的所有受理和办理类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平台。
省公安厅信通处总工程师张强说,目前上线的服务项目中以预约类、服务提示类居多,后续将着重增加办理类服务项目的数量,比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自选车牌号等服务会陆续上线。
小功能
重名查询、挪车服务
服务虽小但很贴心
乘车自主备案
晚上独自乘车怕不安全?没关系,在“警民通”APP上填写乘车必要信息,再用语音播放这条信息,相信胆儿再肥的心怀不轨者,也要掂量掂量后果啦。
机动车违章查询
随时随地即时查询实时信息,方便直接、信息安全。还可订阅违章信息推送,第一时间提醒你违章情况。还有更贴心的违章高发地点提醒、重复违章地点提醒。
挪车服务
车被别家的车挤在了里面,车上又没车主电话,喊破嗓子也无人认领。咋办?很简单。只需要打开“警民通”,填写被挪车辆信息、我的车辆信息,并上传图片,系统便会发送一条信息到车主手机上。
路况地图
郑州路堵,可是碰上高峰期,走哪条线路更节省时间?不妨用它来好好规划规划。
同名查询
想看看全省或者各地市,甚至是县区有多少人和你同名,这个小功能能帮你。以记者“王琦”为例,系统提示“全省与你重名的一共有4517人”,“郑州市与你重名的有463人”。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