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聚焦三农> 正文

黑龙江省多项政策措施保障稳增长用地服务稳增长大局

作者: . 时间:2015-05-04 来源:黑龙江

      黑龙江新闻网讯(王建 记者 谭迎春)近日,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出台十条支持用地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服务全省稳增长大局。

  科学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开展省、市、县、乡四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统筹安排全省建设用地规划布局,优先保障国家、省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向产业重点项目聚焦地区倾斜。

  年度计划投放向重点项目倾斜。优先保障国家、省重点产业项目、民生工程以及其他急需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地。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和农村生产生活用地等民生重点工程用地实行计划单列管理,由市、县根据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如有缺口省里将视情况进行调剂追加。

  国家重点项目单体控制性工程可以先行用地。对我省通过部用地预审的能源、交通、水利水电、军事国防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因工期紧或季节影响确需动工建设的工程,可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办理先行用地,在半年内正式报批用地。

  实行省内统筹耕地占补平衡。对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在本地区实施占补平衡确有困难的,可先行在本市域内实施易地占补平衡;市域内仍然有困难的,经双方政府协商同意,并经省厅审核通过后,可以实施省内市际间易地占补平衡,实行自愿有偿调剂,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大型水利设施水库水面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占用耕地必须实施占补平衡。对短期内难以做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允许在落实补充耕地数量基础上,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对现有耕地进行提质改造,实现质量总体平衡。

  重点建设项目单独报批用地。国家和省重点产业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及棚户区改造项目等,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的,可采取单独呈报、单独审批的方式,不受批次次数和时间限制,实行随报随批。

  促进房地产用地转型。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重新核定相应的土地价款,更改土地出让合同。鼓励和支持购买商品住房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重新签订土地出让补充合同,明确土地分摊、地价款核算等。

  大力扶持养老产业用地。对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由政府收回的,规划用途符合要求的,可优先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经养老主管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

  积极支持物流业发展。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

  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独立选址规划指标安排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比照批次用地方式报批。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废弃矿山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

  为切实保证用地保障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省国土资源厅将全面建立重点项目用地台账,完善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快速通道制度,实行分片包干推进负责制;健全制度,严格考核。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