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各地资讯> 正文

宝清县举办农耕文化节全力打造中国富硒食品之都

作者: 叶闻莺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7-06-01 来源:黑龙江

    本报讯(马淑芬记者郭宪勇)5月28日,黑龙江省宝清县隆重举办了中国·宝清农耕文化暨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共签约战略协议3份,签订订单100余份,签约面积117万亩,授基地牌5个。宝清县被授予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开幕式现场
       \
                           
宝清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盖焕友致开幕词

           当天上午,在宝清县尖山子乡头道林子村举办的“寒疆黑土、龙江硒乡农耕文化”主题活动中,现场聚集了大批参加活动的群众,可谓人气爆棚。中国地质大学为黑土头稻富硒水稻种植基地授牌,并举办了“一亩三分地”定制推介活动和人机插秧比赛。之后,观看了青原镇20万亩高品质富硒水稻基地;在方胜村水稻田,观看了手工插秧、植保无人机展示,参观了“咱家定制田”现场;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参观了水稻育秧大棚、智能催芽车间、南果北种基地、农机展示、农产品展览馆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发中心。在宝清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参观了绿色农产品溯源基地和电商孵化基地,每到一处,都会让人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震撼。
       
      \   
                         价值40多万元的插秧机作业中

      \
                   
无人机工作中
       
     下午的对接恳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富硒农产品为媒介,以交流研讨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主题,共同就富硒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研讨与论证,并广泛开展了经贸洽谈与经验交流。

       \     

       \
                              富硒农产品展示
     
       随后,举行了签约和授牌仪式,宝清县政府与湖北恩施市政府签订了富硒产业联盟发展战略协议,与中国地质大学签订了富硒功能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网库集团中国大米产业网签订了红小豆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项目合作协议;部分订单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农业协议书。之后,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授予宝清县为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生产力兵商创新产业联盟为宝清特质富硒产业基地授牌,北京“首农”集团为宝清富硒大米供应基地授牌,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硒谷研究院为宝清功能农业示范基地授牌,维维集团有限公司为宝清富硒高蛋白大豆供应基地授牌。
        \

        \
                        签约仪式现场
       宝清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盖焕友表示,此次恳谈会为宝清县富硒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未来规划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此次恳谈会的宝贵成果,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建设为理念,把富硒产业打造成为产、购、储、加、销“五位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响“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品牌。
       \
                   
宝清县被授予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据悉,宝清县地处三江平原富硒土壤核心区,富硒区域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硒作为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素有“生命火种”、“心脏守护神”、“抗癌专家”等多种美誉。近年来,宝清县委、县政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产业,高标准打造了富硒农作物生产基地6万亩,全县有50余家从事富硒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开发出了大米、粘玉米、红小豆、木耳等10余个系列的富硒农产品,打造出了“冷泥”、“宴菌堂”、“冷硒”、“稻姬”、“禾乐田园”、“黑土头稻”、“黄金圣米”等一大批知名富硒品牌,全县富硒产业实现经济效益3.6亿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编辑:李韬
\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