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各地资讯> 正文

云南严查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问题

作者: 时间:2018-08-27 来源:

人民网昆明8月26日电 (李发兴)“老李,你儿子今年考得不错,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到了,要不要小范围的搞几桌庆祝一下?”“要不得,要不得,现在严禁操办‘升学宴’!”老李是嵩明县直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一个多月前就收到了《关于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他很清楚这根“红线”不能碰。

又是一年升学季,云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申禁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完善举报渠道、采取明察暗访等手段,狠刹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不正之风,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严明纪律划红线

各地纷纷发出关于严禁违规操办“升学宴”和参加“谢师宴”的相关通知,重申严禁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各种名目的“升学宴”“谢师宴”等宴请活动。

昆明市明确发出多条禁令,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收礼敛财,收受下属以及有利害关系单位和个人的礼金、礼品和消费卡等;严禁动用公车、公款租车或借用管理服务对象的车辆送子女及亲属上学和外出旅游等违纪违规行为等。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划出严禁以各种名义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严禁借子女升学、毕业之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严禁参加近亲属以外人员操办的“升学宴”“谢师宴”、严禁用公款报销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子女学习费用等纪律红线。

大理州永平县规定,不得参加近亲属以外人员举办的“升学宴”“谢师宴”。保山市则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禁止教师参加“谢师宴”“升学宴”和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

打好宣传“预防针”

“数年寒窗,一朝分别;师生情深,无以言表。倡导以发微信、打电话、照合影等简朴、文明的方式感谢教师,回报师恩,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瑞丽市纪委监委向全市2500余名党员干部发送《不操办不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

云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各类平台,全方位开展禁止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家长以廉洁健康的方式合理表达情谊,不闯“红灯”,不触“高压线”。

玉溪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多渠道宣讲相关政策规定,解读纪律要求,对有子女升学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提醒。永平县纪委监委持续将整治违规操办“两宴”作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点内容,早提醒、早监督,打好“预防针”。

“在管住宴请者的同时,我们还要给从教人员提提醒,筑牢廉洁双面防火墙。”曲靖市沾益区向全体教职员工发送《倡议书》,倡导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严守师德规范,拒绝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礼金礼品。麒麟区教育系统通过开展“廉洁家访”,层层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管理,倡导采取写感谢信、短信留言、录制视频等方式表达谢师情意。

明察暗访严查严处

“往年一到这个时候,县城稍微有点名气的饭店,早早就被预订好了摆‘升学宴’‘谢师宴’,今年很少有预订的。”这是永平县纪委监委明察暗访组近日在走访县城餐馆、饭店时,老板们的普遍反映。

永平县采取不定时、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等方式,深入到酒店、饭庄、农家乐等地开展监督检查。今年6月以来,已累计开展“升学宴”“谢师宴”专项检查3轮次,明察暗访酒店、餐馆90余家,签订承诺书3800余份。

此外,云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开设举报专区等,畅通举报渠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提供问题线索。

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要求各街道纪工委、各派驻纪检组密切关注畅通群众渠道平台相关情况,一经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及时上报,同时要求相关纪检监察室对举报相关宴请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及时处置。

大理州洱源县对不听劝阻,执意操办“升学宴”的非公职人员,由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公开通报,并按村规民约进行处罚。

同时,多地均明确,对因工作监管不力导致发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参与“升学宴”和“谢师宴”问题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按照“一案双查”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编辑:李孝利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