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安全城市”
作者: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9-11-14 来源:佳木斯市委宣传部
本网讯(杨文君 裘博 记者郭宪勇)“寒波如镜秋江水,高岸霜林对紫阳”这句诗词,是佳木斯景色与气势的生动概括。在刚刚揭晓的“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测评结果中,连续四年荣膺殊荣。当然,在这荣誉的背后,少不了他们的默默付出和奉献。
“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调查颁布,这是一份极具权威性的榜单。从2008年起,该机构每年对全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安全指数进行排名。评价指标是当年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社会治安良好、投资环境优越、生产事故少发、消费品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为市民、企业、政府提供良好的资讯网路环境和强有力的资讯安全保障。
“平安建设,归根到底,就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以及对管理部门特别是我们公安机关的满意度。”正如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晓龙所言。2019年,佳木斯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巩固战,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治理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之路。这座城市能够连续4年跻身“中国最安全城市”20强先进行列,领跑全国358个地级市,这是对多年来佳木斯开展平安工程建设最好的回报,也是佳木斯市公安局向全市人民交上的一份最好答卷。
治安防控全覆盖 提升市民安全感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提升市民安全感,是佳木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点。佳木斯市公安局党委积极响应省公安厅、市委市政府平安工程建设号召,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这里,一个以基础防范、重点整治、严厉打击为重点,强势推进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已初步形成。
佳木斯市公安局将全市130个社区警务室、253个驻村警务室打造成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一个社区一名民警、一名辅警、若干网格员的“1+1+N”网格管理力量,形成“区、片、组、群”四级网格单元体系,以社区警务室为主阵地,让民警从走进社区变为进驻社区,从单打独斗变为团队作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健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行扁平化指挥模式,建立常态化的指挥长指挥机制,做到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实战指挥体系,接警、指挥、处置等实战效能得到提高;抢抓“智慧安防小区”试点和“雪亮工程”建设契机,更换、新增视频监控点位万余个,基本形成无监控盲区、有共享平台、能智能分析的“天网”系统;根据全市社会治安特点,进一步科学划分巡逻区域,统筹巡逻警力,优化1.3.5分钟处置圈,1.10.20分钟封控圈;扎实推进道路交通、消防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强化长途客车、公交、高铁等安保措施,部署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治专项工作,筑牢了社会公共安全的“铜墙铁壁”;深化巡控机制,依托40个街面警务室,实行网格化模式,坚持屯警街面、武装执勤、动中备勤,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卡口,着力扩大巡防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攀升。
防范打击并重 提升市民认同感
佳木斯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平安佳木斯建设,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全面打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整治枪爆”等专项行动,全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有力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始终把打击的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等。
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公安局共侦办黑恶团伙犯罪案件28起,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5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8起、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15起。同时,现行命案全部侦破。在预防打击经济犯罪方面,佳木斯市公安局健全防范非法集资预警工作机制,认真排查可能引发涉稳事件的不稳定因素,成功驱散2个涉嫌传销和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人员,避免该市发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禁毒工作成果显著、网络犯罪打击有力、“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开展协同治理民间借贷等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违法犯罪得到全面控制和有效打击,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守好了维护政治社会安全的“生命线”。
倾听服务民生 提升市民幸福感
为民初心,始终如一,提升群众幸福感是平安佳木斯最厚重的底色。佳木斯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城市振兴发展战略,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工作、“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靠、不断取得新成效。
聚焦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多项工作举措,强力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工作。目前,围绕“落户口、办护照、上车牌”推出了40项工作举措,精简办事流程19项,下放权力19项,取消无必要佐证材料16个,减少工作流程19个,做到“即来即办”、“一次就办”、“特事特办”、“就近办”、“网上办”“我帮办”、“我代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彻底解决了“事难办”的问题,全力打造了佳木斯公安服务新品牌。同时,为给佳木斯市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佳木斯公安还继续对数十项非涉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等申办条件、受理、办证、审批以及办事方法进行了格式化梳理和规范,并向社会公开,全力打造了佳木斯公安服务新品牌,群众幸福感直线提升。
科技助力平安 提升市民满意度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佳木斯市公安局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先进理念,始终坚持以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聚焦警务实战需求,让科技助力平安建设。
大力加强公安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精准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不断实现信息技术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公安工作“最强大脑”;建设科技人才库,围绕人才这个根本要素持续发力,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公安创新人才队伍;完善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务实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运用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公安政府服务平台”,开放预约、在线咨询、证件邮寄等公安业务,让科技改革、科技进步的红利实实在在地惠及群众,拓展便民利民渠道,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
城市荣誉越多,肩上的担子越重。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为安全稳定的佳木斯保驾护航是佳木斯公安最大的职责。接下来,佳木斯市公安局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进公安改革,打好“六大工程”收官战,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打造铁一般的公安队伍、为民便民的公安队伍,为推动佳木斯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