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桦南县闫家镇 调结构敢尝试 蓝靛果喜获丰收
作者: 王喆 记者郭宪勇 时间:2019-07-16 来源:桦南县委宣传部
本网讯(王喆 记者郭宪勇)黑龙江省桦南县闫家镇在转方式、调结构工作中,因地制宜、敢闯敢试,鼓励农民走发展高效生态绿色的林下创业之路。近日,蓝靛果以进入成熟期,果农们高兴的采摘着蓝靛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成熟的蓝靛果。
“峰然”蓝靛果基地位于闫家镇老街基村东兴屯外的半山坡上,这里一棵棵近一米高的灌木丛,成串的蓝靛果缀满枝头,个个颗粒饱满紫中带红,让人垂涎欲滴。据基地负责人徐高田介绍,“峰然”蓝靛果基地成立于2016年,当年返乡大学生王峰回乡创业,通过缜密的前期考察,锁定蓝靛果项目,流转38家农户的土地,优选东北农业大学专家研制的蓓蕾蓝靛果品种,开始了蓝靛果种植。经过不断发展,目前蓝靛果种植面积500亩,果树20万棵,苗木繁育大棚54栋。蓝靛果单株产果2公斤左右,亩产1000公斤以上,亩效益超10000元。
据介绍,基地最多时有100余人进行蓝靛果采摘、分拣、装箱工作。土地流转、打工工资外加年底分红,蓝靛果项目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
闫家镇老街基村东兴屯村民鲁统敏说:“基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效益,每人采摘一天能挣15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就能挣四千元左右,这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图为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蓝靛果。
为了让土地利用最大化,基地从去年开始进行蓝靛果与蒲公英兼作,去年蒲公英的经济效益达到60万元。在种植技术日益成熟的同时,致力研发蓝靛果相关产品,并于2018年7月,成立黑龙江峰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产蓝靛果原浆已上市。基地还依托“互联网+农业”建立粉丝经济溯源系统,推出基地共享合伙人模式,已吸纳会员4000多人,逐步形成了小浆果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基地运营以来,累计用工次数达到8200多人次,带动务工164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2019年,预计可实现年产蓝靛果原果200吨,产品总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