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 拆除闲置危旧房 庭院生金换新妆 2620户农民新增庭院净地340多亩
作者: 郭宪勇 李淅 时间:2020-07-27 来源:黑龙江
环球传媒网7月27日讯(郭宪勇 李淅)一场夏雨一场绿。位于佳木斯市汤原县太平川乡金川村村西头,山坡下的两栋闲置多年的危旧泥草房不见了,净地后依坡就势,已栽种两年的5800多棵近一人高的五味子,挂果带珠,一嘟噜一串串,顺架伸展,别有一番清凉的韵致。再过一个月就到采摘期了,53岁的农民孙连平心比果急,一清早就钻进来除草修枝剪叶。
“今春开花期遭遇了冻害,但这5亩五味子,最起码也能带来五六千元的小收入。到了明年丰果期,每年五六万元恐怕挡不住。”说起响应县乡政府号召,拆除了自家院里闲置多年的危旧房,加上替大哥孙连彦代管一栋危旧房,一共腾出净地近5亩,先后投入3.8万元栽种五味子的经历,孙连平一腔难平。
汤原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拆除农村闲置危旧泥草房,建设生金生景新庭院”的三年“净地美村”行动,使孙连平等2620户农民成为最先的受益者:增加庭院净地面积22.66万平方米,通过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药材和绿色养殖业已实现二次利用20.39万平方米,新增收益100多万元,带动拆扒房贫困户761户,平均增收477元。
汤原是省市新农村建设和全域旅游的重点示范县,一些农户庭院里闲置的危旧泥草房一度成为一道不和谐的“风景”和难啃的硬骨头。县里决心大,县乡村三级齐发力,不落一户、摸透底数、明晰产权、政策扶持、资金补助、二次利用、引导培训、公开透明、限时限质、跟踪问效,如期拆除闲置危旧泥草房,形成庭院经济改善人居环境营造乡村旅游景观新的生长点,成为破解难题的一项新探索。
“不用自己动锹挥镐花费,乡村来人来车帮着拆除,帮助参谋净地后多条来钱道;拆房有协议,灭迹不灭藉,产权稳定不变,将来有什么好处照样得,这样的好事,谁先响应谁先受益。”孙连平介绍说,为了把庭院经济做大,在乡村干部引导下,他还和拆旧建新的贫困户范立荣郭宝贵两家结成帮扶对子,相互学习交流栽种五味子的技术和经验体会,范郭两家种植4亩多五味子,今年也进入结果收获期。
一些乡村还引导有头脑的农民拿出原始积累,纷纷投入到被拆除闲置危旧泥草房的购买转换和租赁的行列,用于发展庭院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旅游景点。汤旺乡红旗村采取对上争取扶贫资金与集体和个人出资相结合办法,回购28户闲置的危旧泥草户,通过成立合作社,吸引41个农户投资入股,在1、5公顷净地后的庭院重点发展芦笋和将军菊苣草种植项目。
现已投入10万余元,新建了一栋500平方米芦笋育苗大棚,建设芦笋种植基地1000平方米。望着满园绿蓬蓬的芦笋和一年可收割四五茬家禽最爱的饲草将军菊苣草,正在带领农户在园中忙碌的合作社理事长陈兴珠,一脸光彩。“芦笋是药食同源的畅销货,一年能收入10万元,将军菊苣草专供太阳村规模化大鹅养殖场,替代精饲料,仅节省饲养成本今年也能收入2万多元。年底拿出70%按股分红,20%用于村集体积累和下一年机耕费用,5%分给10个贫困户。下一步一定要扩大规模往大了干。”
到目前,汤原90%以上的农村闲置危旧泥草被拆除,在争取尽快实现清零的同时,二次利用步伐逐步加快。这一切,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服务到位,住建、农业、国土、扶贫办、新农办、财政等职能部门精准给力。县领导逢会“必强调一下”,下乡进村检查工作“必看一下”,发现问题“必点评一下”,每月每季年终考核考评“必列为一条”。“危旧泥草房不拆除,二次利用上不去,我们谁都坐不住板凳。”实现316栋农村闲置危房率先清零的太平川乡的女乡长万美娇,和闲置危旧房拆除与二次利用工作齐头并进走到了前头的汤旺乡、胜利乡领导都这么说。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