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龙头企业:强强联合 打造全省寒地龙药发展新样板
作者: 付彦华 王琳 时间:2021-08-16 来源:黑龙江
环球传媒网16日讯(付彦华 王琳 吴钰)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优势力量、促进黑龙江剌五加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相互匹配,发挥、撬动社会资本为剌五加产业插上金融的翅膀,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各方产供销深度合作, 8月13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处长修国辉带队、携同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辛文家;黑龙江省农投集团战略发展与投融资部总经理张利晨;农投生物(种业)公司总经理武晓东;黑龙江农垦集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大庆等一行赴哈尔滨市平房区,调研省内刺五加行业龙头生产企业——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召开产需对接研讨会,各方表达了合作意愿,共同做大做强黑龙江剌五加产业恰逢其时,使命在肩。
会议现场。
乌苏里江药业 向百年企业目标迈进
当日下午,记者随行到达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参观其固体制剂车间,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企业科技研发实力、市场销售前景等令人赞叹不已。公司董事长王树贵称,黑龙江优势明显,是最适合发展刺五加产业的地方。乌苏里江药业从刺五加源头做起,加大刺五加种植基地规模,培育高质量幼苗,在刺五加药品及大健康产业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企业成立33年来,一直专注深度开发剌五加产品,现已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正朝着百年企业目标前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处长修国辉。
在提及当前困扰乌苏里江药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时,王树贵坦言,由于剌五加生产原料不足,仅针剂缺口5000多吨,固体刺五加制剂更是不敢生产。下一步企业要做的前景看好的刺五加水、刺五加饮料等新产品也迟迟不敢“上线”。
方正把 剌五加打造主导产业
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辛文家。
“中国刺五加看龙江,龙江刺五加看森工”。辛文家在听了王树贵发言,立即接过话茬。乌苏里江与我们企业互补性很强,其拥有研发、技术、销售等优势,但缺少的生产原材料却恰是我们企业最大优势。
辛文家称,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野生剌五加资源丰富,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刺五加产业基地发展建设,实行“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截至目前,该企业去年完成了剌五加栽植2万亩,到今秋可以完成6万亩的栽植……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16万亩的栽植目标。推动刺五加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方正林区强企富民的主导产业。
黑龙江省农投集团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张利晨。
张利晨发言时称, 农投集团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对外合作承载平台,是实施“农业强省”“生态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具有强大的投资能力。现已把发展寒地龙药正式列入集团发展规划,通过发起设立龙江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帮助产业延链、补链、壮链,通过这次考察 加强了对乌苏里江药业和刺五加产业链的了解,增强了与乌苏里江药业、方正林业局共同发展的信心,下一步将深入研究如何发挥农投集团“龙头作用”,金融助力中药材产业,培育和打造龙江中药材产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
抓住“三个”机遇期 打造刺五加产业航母
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贵。
“领导干部要在自己办公室时间少一点,在企业家办公室时间多一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修国辉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带领同事们一边在基层扎根企业,一边在办公室通过视频,电话等形式助企业纾难解困。
修国辉详细问询了乌苏里江药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企业下一步研发方向,鼓励企业早日上市。他说,目前正是黑龙江省发展“寒地龙药”的战略期,黄金期与扩张期三个机遇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庆伟书记多次强调要“大抓、特抓”中医药产业。
最近,又有一利好消息:庆伟书记在“关于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半年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保持好势头,加强科技指导,打通产供销,创绿色有机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做大做强寒地龙药指明了发展方向,坚定了产业发展信念,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修国辉在发言时不停地为企业做大寒地龙药打气。他说,省政府落实财政补助资金5亿元,建设起全国唯一的寒地龙药药仓,设立了全国唯一的中药产业发展资金,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设置了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发展处室,这在全国是一个先例,目的就是实现黑龙江由中药材生产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发展大省迈进。
修国辉希望乌苏里江药业、方正林业局、黑龙江省农投集团、黑龙江农垦集团经济研究所四方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基地建设+金融资本,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全省寒地龙药发展的新样板,打造刺五加产业航母。
产需对接研讨会,与会各界人士还围绕如何抓住寒地龙药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发展黄金期、战略机遇期与产业扩张期进行了深入研讨。放大”一县一品“优势,拟筹划在方正等地打造一个刺五加城,将刺五加产业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绿色有机基地和东北最大的集散地,做好安全、质量、品质、声誉保障,大张旗鼓叫响 “寒地新名片,龙药靓中华”黑龙江又一张金名片。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