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54亿斤!黑龙江粮食安全“压舱石”更加稳固 总产创历史新高
作者: 郭宪勇 严璐璐 时间:2021-12-06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环球传媒网12月6日讯(郭宪勇 严璐璐)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21年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4亿斤,占全国的11.5%,新增粮食产量65.3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4.47%,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首位!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高质量备耕保农资、高标准春播夺全苗、精细化夏管促升级、高效率抗灾抢丰收,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1826.95万亩,占全国的12.37%,较上年增加169.3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13.07%。
将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目标分解到市地县,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行业部门协调推进的“抓粮”机制。通过产粮奖励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玉米大豆水稻生产者补贴、水稻智能集中催芽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有效调动市县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建立农业灾害防范预警联动机制,建成全国唯一省区农田全覆盖的重大病虫疫情信息化监测体系。关键农时阶段,省级成立12个厅级领导带队的工作指导组,全面加强粮食生产调度指导,为粮食生产有序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大力发展专用型玉米,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发展高蛋白高油大豆种植,扩大适口性好的粳稻种植。叫响五常大米等知名品牌,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累计培育具有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个。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推广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模式2.01亿亩次,农业主体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
持续推进黑土耕地保护,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10万亩,比去年增加156万亩。探索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龙江模式”和“三江模式”被列为全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出台,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个,建设10个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实施“百村千社万户”示范典型培育计划,全省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5.77万个,其中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6.17万家,农民合作社9.6万个。全省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47亿亩。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推进试点,落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示范县20个、试点县29个和示范乡镇100个,签订全程托管服务合同面积达到2042万亩。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