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五措并举”推动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走向深入
作者: 韩宛池 时间:2022-12-06 来源:佳木斯市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6日讯(韩宛池)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定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联系实际思、真抓实干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人大党组、机关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研究部署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贯彻意见。制定出台了《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对二十大精神的传达学习、集中培训、宣传引领、贯彻落实做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总体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要求、考核评价等内容,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领导带头,示范引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坚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大系统党员干部群众将学习引向深入。带领人大常委会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深入研讨,示范带动各部门跟进学习;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以及有关决议文件,确保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入脑入心;深入所在党支部讲一堂生动的党课,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与机关干部面对面交流学习体会、答疑解惑,夯实理论学习基础,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依托阵地,广泛宣讲。创新形式载体,丰富方法手段,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主要领导面向机关全体干部结合人大工作实际,通过案例解读深入宣讲二十大精神;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党建联系点、包联企业宣讲,联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浅出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抽调人大常委会理论骨干力量通过“机关能力提升大讲堂”、人大代表之家(站)等载体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人大代表依托代表之家开展宣讲,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研讨交流,互促互进。采取多种方式、分层次、全覆盖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形成比学促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文件汇编》、《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资料及时发放到每个基层党支部,方便党员学习;利用人大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转载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文章,帮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龙江干部网络学院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学时学分要求,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分批分期开展学习交流,谈学习感悟、谈收获体会,分享学习心得,力求做到学懂弄通、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强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转化,推动落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部署,系统梳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各委办室开展“聚焦差距干什么、怎么干”大讨论,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和思路,对工作重点任务再梳理、再谋划、再完善,建立任务清单和动态台账,跟踪抓好落实,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推动新时代佳木斯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下一步,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大力推动市委重点突破性工作落地落实,不断促进人大干部在依法履职、开展监督、服务群众、疫情防控等实际工作中体现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