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反诈】冰城公安发布校园反诈提示
作者: 郭宪勇 公宣 时间:2023-03-13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3日讯(郭宪勇 公宣)开学本是高兴事,然而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陷入“诈骗圈套”。哈尔滨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根据开学季发案特点,精心梳理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帮助大家远离电信网络诈骗陷阱。
骗子冒充卖家,通过电话、聊天工具等方式与刚刚完成网购的用户进行联系,谎称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指导”用户进行交易异常处理时,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支付操作,最终骗取用户钱财。事实上,主流的电商网站都没有这种所谓的交易异常解决流程,请大家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案例:某市反诈骗中心接到一名女事主报警,称其当日接到“邮政快递客服人员”电话,告知事主的快递丢失了,可以帮其申请理赔,并说明了理赔的相关条件。对方提供一QQ号让其添加后按照操作办理退款手续,之后对方又以员工操作失误转错账为幌子,让其继续按照对方指示操作转账。随后,事主收到了自己银行卡扣款短信,其银行卡共被转走了15000元,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如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务必与官方客服核实。官方退货退款会通过原购物渠道返还,不会另辟渠道,因此,切勿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
骗子利用大学生想要勤工俭学的机会,利用手机、互联网等传播虚假招聘或兼职广告,骗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保证金,得手后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例:小张是一名大二学生,为了赚点零花钱,就在校园张贴页上加上了一个兼职招聘的QQ号,对方称工作轻松,日结300元,并将《职业介绍许可证》等资质发给小张,小张深信不疑,但是对方称必须先交纳2000元保证金,否则不能上岗,小张没有犹豫将2000元转给了对方,得到的却是对方的“拉黑”。
警方提示:求职时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对“专业不限”“月入过万”的噱头要注意甄别,凡是遇到涉及收取培训费、报名费、服装费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更不要贸然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转账,如被骗请尽快拨打110报警。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