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各地资讯> 正文

禹州市:多举措提升人才工作质效

作者: 李龙龙 万昊 时间:2023-03-03 来源:河南省禹州市

环球传媒网讯(李龙龙 万昊 李卓)近年来,禹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引人才、给平台、重管理、建机制、强保障为重点,大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将“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以人才新优势塑造发展新动能。

\河南中医药大学石延榜教授在百缘康药业有限公司指导中药泽泻炮制技术

建立机制,构筑党管人才新格局。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许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人才工作委员会,出台《中共禹州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禹州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禹州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制定了人才工作重要事项报告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督查制度,突出人才工作要点,细化人才工作发展目标任务,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督促检查,以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夯实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带头抓好人才工作责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让“一把手”亲自挂帅、一抓到底,以上率下推动各部门人才工作落地落实。

完善政策,畅通人才引育新渠道。围绕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落实“许昌英才计划”,制定出台了《禹州市贯彻落实“许昌英才计划”实施细则(暂行)》《禹州市关于培育企业家队伍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禹州市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人才引进、管理、奖励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责任单位、工作任务、措施办法和资金保障,形成脉络相承、层级清晰、保障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全面培养吸纳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智力资源,持续优化全市人才队伍素质结构。目前,全市有3名优秀人才入选“中原英才计划”,48名高层次人才和6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入选“许昌英才计划”,6名行业代表获评“许昌市优秀专家”。

搭建平台,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立足“招引+帮联”的人才工作理念,结合重点企业需求,不断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推进产才深度融合发展。按照“五个一批”工作思路,大力引导有研发投入、实验场地、研发设备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研发基地,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和事业空间,用人才集聚的“智高点”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点。近年来,全市共有91家企业与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引进包括湖南农业大学印遇龙院士、同济大学陈以一教授、中科院华南植物所谭海波教授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6个。建立覆盖、乡、村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创业就业。目前,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累计29864个,带动就业13万余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入驻创业实体42家,提供就业岗位133个,吸纳就业164人。依托乡土人才联络站,建立禹州籍在外人才库、乡村振兴人才库,深挖在库人才资智优势,让14604名在库专家人才成为禹州发展的“智囊团”,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设家乡中发挥重要作用。

优化环境,激活人才发展新动能。以评优评先激励人才,开展首届“禹州市优秀专家”评选活动,提名表彰科技创新、企事业经营管理、农业乡土、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领域人才48名,激发全市专家学者干事创业激情和创新创造活力。以多元保障关怀人才,组织全市市直及驻禹单位系统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有研究生学历的知识分子、各类企业以各种形式引进的具有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提高专家人才津贴标准,及时跟进津贴发放情况,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确保真正留得住人才。以选树典型尊重人才,推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和保证各类人才参政议政。深入挖掘各行业专家人才投身基层一线、提供智力支持、破解瓶颈难题等先进事迹,在禹州融媒、大禹先锋等媒体平台开设“专家风采”人才工作专栏,加强对专家人才、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市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才集聚禹州。

编辑:王丽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