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检法司> 正文

冰城公安:以“精准思维”破题 交出反电诈高分“答卷”

作者: 郭宪勇 公宣 时间:2023-09-09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9日讯(郭宪勇 公宣)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坚持“防打治”并举工作理念,以防为先、以打为要、以治为基,坚持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保持“两升两降”工作态势,破案同比上升84.4%,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5.4%,立案同比下降26.6%,群众财产损失同比下降20.6%。

精准预警

防范为先

 \

7月1日至今,累计处置资金预警指令4839条,拦截金额529.45万元,在全国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

为最大限度减少案件的发生,最大程度降低群众财产损失,市公安局以市区反诈专班、派出所、社区四级联动,实行资金预警与触网类预警“双管齐下”。坚持“科技赋能”,联合多警种部门及多家互联网公司对每条预警信息进行精准研判;坚持“精准预警”,建立“易受骗人员数据库”,采用全量“发送预警短信+AI语音外呼”对受害人进行提醒,增强预警工作的全面性、精准性。同时,加强机制建设,坚持每条预警“闭环式机制流程”,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

落地快打

创新战法

\ 

积极创新战法,自研多种全新机制,抢先抓早、扩面撒网,以数据指导侦查方向。在技术部门的支撑下,每日对疑似涉案号码进行筛选、研判和甄别,从中提前发现成案线索,立即推送打击。同时,制定了《哈尔滨市公安机关侦办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工作机制》《“落地快打”工作机制》。

发掘工商注册、互联网招聘、投诉等海量信息,结合银行、运营商数据,以及本地电诈犯罪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完善“数据扫楼”技战法,持续开展区域会战,强力铲除本地涉诈窝点,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数据导侦

源头治理

 \

自主研发“断卡精灵”小程序,在全市银行、运营商营业网点全面部署。建立市域两卡数据库,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犯罪规律,梳理行为特征,对开卡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研判与预警推送,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断卡精灵”小程序在2022年度全省“智慧公安我先行”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全国2022年度公安基层技术革新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断流”行动

重拳打击

 \

“断流”行动主要打击赴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人员,力争抓捕一批“金主”“蛇头”等组织招募者,处理一批运送者、接应者等黑灰产人员,抓获一批偷渡出境的涉诈涉赌犯罪嫌疑人。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坚持立足境内打境外。去年8月,统带木兰县公安局以“斩链”行动为牵引,历时8个月,一举摧毁了一个盘踞在境外、持续向我国境内实施电诈犯罪的诈骗公司,共抓获包括两名“金主”在内的犯罪嫌疑人61名,串并全国案件71起,核实涉案资金1600余万元,并在今年4月召开的公安部回流人员打击推进会中作经验介绍。

“6+”宣传

营造氛围

“网格+警网”。开启“警网”联动反诈模式,构筑防骗“共治圈”,依托“14+N”微信工作群,打通传播渠道“最后一米”。

\ 

“基础+精准”。在做好宣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预警分析,针对不同人群“量体裁衣”,反复开展精准高频次宣传,确保取得实效。

 \

“宣传+宣讲”。组建全市9区9县18个反诈宣讲团队,组织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变身“反诈宣讲员”,大力开展“五进”宣讲活动,切实增强防范宣传的针对性,做到宣传无死角、接地气、入人心。

 \

“推广+创新”。创作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政务号关注和APP注册工作,提升了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有效降低了电诈发案几率。

 \

“线上+线下”。将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群、朋友圈、市场、广场、社区等作为反电诈宣传的主战场,通过推送案例信息、高发案件预警信息、反诈微视频等方式,最大限度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 

“关键节点+主题活动”。紧密结合三八、六一、端午节等时间节点,开展特色反电诈主题宣传活动,组建“警宝反诈宣讲团”等特色反诈宣讲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关注,形成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