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警惕“双十一” 骗子在快递上“下套儿”
作者: 郭宪勇 公宣 时间:2023-11-02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1月2日讯(郭宪勇 公宣)“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精心策划骗局,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新、花样多,令人防不胜防。这不,骗子的快递先到一步。
拆开快递,有一张惊喜的小卡片,给你送红包,扫码领取。
扫码一看,微信跳转联系客服链接。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借机在网络社交平台诱骗大家点击,当消费者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需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领取福利。当消费者填完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未到账。这是骗子瞄准“双十一”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以下是反诈民警揭露的诈骗套路,大家务必掌握!
套路一:不法分子以“限时购”“红包”为诱饵,大量传播含有木马病毒的诈骗短信。用户点击后,轻则被窃取隐私信息,重则银行账户被盗刷。因此,短信中有优惠券或者红包链接的都不要轻易点击。
套路二:各类以假乱真的“冒牌”软件比比皆是,一旦用户信以为真,在假冒的网购软件或网购页面中输入支付账号密码等信息,就很可能给网银账户带来风险,所以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购物。
套路三:当余额抵不住购买的欲望时,不少人想方设法提升信用卡额度。此时,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银行客服谎称可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用户转账。
套路四:有部分诈骗分子冒充商家,以在节前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发布虚假刷单刷信誉信息,诱导用户交纳“兼职保证金”等费用。切记,刷单都是诈骗。
套路五:购物节过后,商家各种红包中奖信息纷涌而至,但其中很可能会混杂“带毒”短信,用户稍不留神点击就会被诈骗分子窃取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
套路六:诈骗分子自称知名购物平台的工作人员,将用户的账户误操作为代理商,需要用户配合以解除每月扣款为由,诱导用户汇款转账。
警方提示:“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免单活动较多,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与官方客服联系求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能轻易汇款转账。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