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美食> 正文

太劲爆了!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万人空巷!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届了

作者: 郭宪勇 时间:2023-06-25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环球传媒网25日讯(郭宪勇)以“欢聚圣水节、共度好时光”为主题的黑龙江省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暨第39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于6月20日—22日在五大连池风景区的地标广场——圣水广场盛装启幕。

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

既保留了传统民俗又增加了时尚新潮元素

让游客们在具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

民俗节日和旅游节庆品牌里

欢度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

  机车巡游+电音狂欢、啤酒对决+美食盛宴、文创展览、钟灵庙会、秧歌大赛、篝火晚会……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充斥游客观众的眼球,引爆五大连池风景区夏日狂欢!‍

  21日下午两点,五大连池风景区欢欣景观大道,来自全国12个省、市机车俱乐部和俄罗斯机车俱乐部的机车爱好者们驾驶300台各类型号的机车,沿途经过南北药泉、新老镇连接线、火山地质博物馆开启巡游之旅。

 

  火山、名泉,这条路线使五大连池风景区新老城区的风貌尽收眼底。重型机车金属的质感、炙热的排气管、发动机的轰鸣声,引来游客的驻足围观。壮观的巡游场面,众多藏品级的机车,使大家不由自主的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22日晚8点,圣水广场一场火力全开的歌舞盛宴上演。满载着火山的热情,东音乐队、翅膀乐队等多支各具音乐特色的歌手为八方来客真情演绎《真的爱你》《凡人歌》《空谷幽兰》等耳熟能详的歌曲。rapper组合和摇滚乐队齐聚圣水广场,流行歌曲和原创音乐相互碰撞交融,碰撞出激情澎湃的火花。演唱声、欢呼声,让歌手、乐手和乐迷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潮。大家在节奏中摇摆,在鼓点里跃动,尽情享受音乐盛宴。

 

 

  今年的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分别在圣水广场和南饮泉门口设置汇聚各地特色美食的摊位,这也是五大连池风景区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向美食旅游经济进行探索,提升风景区“夜游文化”建设,培育景区经济消费增长点的一次新的尝试。圣水节的美食广场上,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和甜品的奶香,摊主的叫卖声、食客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圣水节的烟火气在推杯换盏间被“点燃”。

 

 

 

  每晚在圣水广场都有一场啤酒对决准时开赛,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踊跃参与互动,参赛选手们在对决台上,各个拼尽全力,用各自最短的时间将一瓶火山神泉精酿啤酒一饮而尽,争夺本轮冠军。

 

  为打造龙江文旅龙头产品,传承火山圣水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第39届火山圣水节期间,五大连池风景区举办了火山圣水文化暨龙江精神文创作品展览和推介会。推介会上,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馆长孙国辉介绍了龙江“四大精神”创意与设计情况。各位嘉宾带各自的作品,围绕如何用利用不同艺术手法开展创意文化设计进行了交流。

  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三楼,以“传承火山圣水文化,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题文创展览,在圣水节期间与游客们见面。展览分为北大荒记忆、东北抗联精神和魅力五大连池三大版块,以现代文化创意融入文创作品的方式,向广大游客讲述龙江故事和五大连池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地方民俗风情。

  6月22日下午,一场秧歌大赛为广大游客和当地群众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盛宴。来自五大连池镇各社区的3支队伍160名参赛队员用俏丽的装扮、热情洋溢的舞姿、技巧娴熟的步伐、变幻多样的队形,给游客们带来了喜庆而又热闹的欢乐体验,也展示了风景区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现场引来无数观众驻足,尽情享受着锣鼓、秧歌带来的无限乐趣和传统情怀。

 

  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是我国北方各族儿女的文化盛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百大”民俗节日。自1984年,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至今已达39届。该节日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对文化旅游价值的体现、人类环保理念的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更是引爆五大连池夏季旅游的重要节庆活动,据统计,第39届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三天时间,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多达20余万人次。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