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黑木耳 开出“致富花”
作者: 郭宪勇 马淑芬 时间:2024-08-07 来源:宝清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8月7日讯(郭宪勇 马淑芬 胡金鑫)走进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聚旺食用菌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地悬挂在吊袋棚室里,朵朵又黑又大的木耳爬满菌袋,黑黝黝、肉嘟嘟的黑木耳如同盛开的花朵,新鲜圆润、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晾晒,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地处完达山脉半山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年降雨量在600毫米,空气、土地纯净无污染,是黑木耳种植最佳之地。龙头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优势,精准定位、精心谋划,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帮助下,在2018年2月将“食用菌地栽木耳”扶贫项目正式落户龙头镇柳毛河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地摆木耳、吊袋木耳种植,带动全镇29户贫困户实现每年每户增收1000元,2020年底成功帮助柳毛河村脱贫摘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龙头镇党委、政府持续推动柳毛河食用菌扶贫产业提档升级。经过6年多的发展,龙头镇木耳种植从无到有,助农增收能力从弱到强,从当年的扶贫产业,现如今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19年至今,食用菌项目累计为村集体效益分成18万余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柳毛河村食用菌基地实现产量30万袋,年产木耳3万余斤,净利润可达30余万元。除经济效益可观外,基地带富能力极强,基地常设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地摆、浇水、采摘、晾晒等务工岗位30余个,日工资130—150元,每年临时务工岗位300余人次,带动周围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真正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小小黑木耳开出了助农增收“致富花”,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大门路”。宝清县龙头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全力把木耳种植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户富起来,助力乡村振兴“百花齐放”。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