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警方亮剑:打击电力捕鱼 保护水域生态
作者: 郭宪勇 石宇 时间:2024-10-13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3日讯(郭宪勇 石宇 聂茜 )电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直接损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也会污染水源,影响水产品安全,危及群众的人身和饮食安全。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电力捕鱼行为严重危害的认识,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10月12日下午,哈尔滨市公安局举办“打击电力捕鱼 保护水域生态”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认识电鱼危害,全方位保护我市水域生态环境。
摄影:朱子奇
本次活动由食药环侦支队、新闻宣传处牵头,采取全市联动普法宣传的方式,主会场位于巴彦县沿江村屯广场,全市各区县自行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营造全市共同守护水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摄影:朱子奇
“电鱼对水域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而且还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家要懂法守法,切莫触碰法律红线。”活动前,巴彦县公安局民警运用各类宣传资源,拓宽线上线下宣传阵地,深入村民住户发放宣传单,同时借助乡村“大喇叭”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早晚村民在家较多的时间段,向广大村民开展法治宣传。
摄影:朱子奇
活动中,民警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条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与宣传品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介绍了电鱼捕鱼对水生生物及人体安全的危害。电鱼竹竿、变压器、电瓶、带电线的纱网等非法电鱼作案工具在展台上依次排开,民警以作案工具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电鱼的危害和后果。“电力捕鱼使整片水域的鱼卵和小鱼苗被一网打尽,完全是掠夺性的捕捞方式。再说这水碰上电,稍有不慎就容易触电身亡,真是害人害己啊!”航运分局民警向群众讲解道。此外,民警还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宣讲,生动讲述了电鱼捕鱼的相关案例,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电力捕鱼工作中来,及时举报电鱼、炸鱼、毒鱼的相关线索,警民共同维护我市渔业安全。
摄影:朱子奇
现场参加活动的群众纷纷表示:“这次宣传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保护水生生态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后遇到疑似电鱼捕鱼行为,一定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出动警力197名,设置展板108块,悬挂宣传条幅61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品1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500余人次。
据悉,10月5日晚至7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共立非法捕捞案件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名,移送渔业部门处理21名,扣押非法捕鱼船8艘,收缴“绝户网”等非法捕鱼工具30余件,涉案水产品20余吨。
据悉,下步,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深挖线索、扩线打击,确保不漏一罪、不漏一人,全力实现战果最大化。将与渔业等部门协同作战,对此类犯罪开展常态化打防工作,巩固打击成果,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强有力震慑,坚决遏制电鱼等非法捕捞犯罪发案态势。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