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业”五大连池市太平乡 因村施策探新路 特色产业促振兴
作者: 郭宪勇 郝文文 时间:2025-09-05 来源:五大连池市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9月5日讯(郭宪勇 郝文文 李宗杭)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太平乡锚定“一村一业”发展方向,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围绕“南蚕北鹅中机企”整体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乡域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型。
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走进太平乡的白鹅养殖区域,养殖户黄柏柱正忙着给白鹅投喂饲料。他是太平乡第一个尝试大规模养鹅的养殖户,这已经是他养殖白鹅的第三年,随着乡里对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他养殖白鹅的规模也逐年扩大。
五大连池市太平乡奉佳鹅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柏柱说,今年具体存栏量达到30多万只,现在头批鹅已经卖完了,今年收入还算可观,一只鹅大概在20元左右,比出去打工效益高不少。
柞蚕养殖
鸵鸟养殖
像他这样的养殖户,在太平乡还有300多户,太平乡养殖产业覆盖猪、羊、鹅、柞蚕、鸵鸟等多元化养殖品类,养殖总数量达40多万只。太平乡始终把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从基础条件改善到专业技术支撑,全方位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五大连池市太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海宇表示,为破解养殖发展瓶颈,太平乡党委政府投入20余万元对养殖区域周边河道实施清淤疏浚与护坡加固工程,改善养殖基础条件,还引导养殖大户牵头成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多次邀请省、市畜牧兽医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全乡白鹅养殖规模从2023年的6000只跃升至30万只,产值突破千万元,白鹅养殖已成为乡域北部群众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太平乡
太平乡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村屯实际情况,成功探索出“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传统养殖升级为现代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让每一个村屯都找到了适配自身的产业方向,稳稳吃上了“特色产业饭”。
五大连池市太平乡党委书记王海岩表示,太平乡围绕“南蚕北鹅中机企”整体产业规划布局,目前,南部柞蚕养殖年净利润达100余万元。中部农机代耕服务成效显著,不仅助力合作社创收650万元,更带动农民增收120万元。同时,通过联动主播打造助农直播间,农产品销售收入已突破500万元,三大区域产业相互支撑、优势互补,让“一村一业”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构建起全域联动、多元增收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为太平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根基。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