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以特色产业发展支撑稳定持续脱贫
作者: 郭宪勇 李磊 时间:2020-06-06 来源:桦川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6月6日讯(郭宪勇 李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黑龙江省桦川县充分发挥产业带贫能动性,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全力打造特色扶贫产业,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
苏家店镇是远近闻名的“生态乌鸡”产业镇,眼下,正是饲养鸡雏的黄金时节,在新胜村,镇干部正在贫困户杨凤英家中了解今年镇里新下发鸡雏的饲养情况。
据杨凤英介绍,她家去年养了40个鸡雏, 有30多个成活,通过成鸡销售鸡蛋她家增收了2500多元。今年工作队又给了60个鸡雏,现在她家一共有90多只鸡了。
发展乌鸡养殖产业让苏家店镇的贫困户们对增收有了希望,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多方位挖掘销售渠道,帮助解决鸡蛋销路则是让他们吃了“定心丸”。佳木斯市水务局驻北山村扶贫工作队就通过组建微信销售群,将村里贫困户的“溜达鸡蛋”送到了市民的餐桌上。
据苏家店镇北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宁新介绍,去年一年工作队帮助贫困户销售鸡蛋大约是5万多枚,销售额大约是7万余元。
苏家店镇从2018年正式开始探索生态乌鸡分散养殖扶贫产业,先后制定了《苏家店镇生态乌鸡分散养殖扶贫产业实施方案》和《补充实施方案》,两年来采取贫困户自养或亲属代养的方式统一发放乌鸡雏6万余只,镇里每年开展统一防疫7次,成活率在90%左右。
“我们苏家店镇生态乌鸡产业已经经过三年摸索经验,覆盖了贫困户700多户,在养殖上实行1+1奖励机制,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现在我们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苏家店镇人大主席王成明说。
和苏家店镇乌鸡养殖产业不同,新城镇爱国村则以辣椒酱作为特色产业品牌。在小伙伴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里,社员们正在移栽辣椒苗,为辣椒酱生产做好原料储备。合作社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一方面发动全村百姓种植特色辣椒,合作社通过订单回收;另一方面吸引本村贫困户到社务工,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让全村百姓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爱国村贫困户李秀芹:“我们家今年在小园种了一亩地辣椒,已经跟合作社签了订单,合作社以一斤一块钱的价格回收,一亩地辣椒就能卖出5000元左右,去掉成本支出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
贫困户刘亚玲是合作社的长期务工人员,每年的打工收入就让她顺利的脱了贫。
据刘亚玲介绍,在这务工挺好的,出门就是厂子,在厂子干活不累还干净,我们一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一年收入将近4万元。
2019年合作社共带贫95户,长期务工岗位7人,季节性用工200人次以上,仅到社务工一项,就帮助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
新城镇爱国村小伙伴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雪芹表示,我们合作社去年的订单是30亩,今年的订单增加到210亩,仅4—5月份销售额就达到40万,基本上与去年全年的销售额持平,今年的用工量是去年的用工量2-3倍,所以在贫困户持续增收方面我们是有保障的。
目前,桦川县乡村带贫主体产业共有42个,全县5804户贫困户每户至少一项扶贫产业带动,户均增收4156元,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