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政协:挖掘“引汤”历史 传承“引汤”文化
作者: 郭宪勇 王旭东 时间:2020-06-04 来源:汤原县政协
环球传媒网讯(郭宪勇 王旭东)连日来,佳木斯市汤原县政协组织人员开展“引汤工程”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编撰工作,全面、生动记录“引汤”工程的建设历程与辉煌业绩,大力弘扬“引汤”精神,传承“引汤”文化。
汤原县五十年代开始的“引汤工程”,已经公认为黑龙江省的“红旗渠”,在三战“引汤工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引汤”精神。汤原县当年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自然环境,变低产田为高产田,从1958年开始拉开了“引汤”灌溉运河工程序幕,全县人民自己动手修灌渠,1.2万名汤原人开始劈山凿石,一锹一铲向梦想进发,历经40余年,三战“引汤工程”,汤原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党员干部当先锋,带领汤原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劈山造渠,引水造福,用生命和汗水铸造成一条幸福致富渠的艰辛历程。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战,几代人的无私奉献,10多任县委班子、4万多干部群众、分3个阶段建设成润泽40万亩良田的“引汤工程”,堪称黑龙江省的“红旗渠”。
“引工程”文史资料编撰工作自启动以来,汤原县政协成立了“引汤工程”文史资料编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实地踏查和走访参与“引汤工程”建设有关人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聆听他们讲述“引汤工程”建设的故事,真实记录他们在各个建设时期中的亲历和见证,用朴实的语言诠释建设者所体现出的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展现“引汤工程”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为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