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巴彦县局政工女警王一洋:从“橄榄绿”到“公安蓝”初心依旧
作者: 郭宪勇 陈思思 时间:2020-08-17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7日讯(郭宪勇 陈思思)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从‘军人’转身当‘警察’,虽然身份转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这是哈尔滨市公安局巴彦县局政工女警王一洋最常说的话。
2013年转业到公安工作后,她用炽热的真诚最大化地去诠释警民鱼水之情。在近三年的宣传工作中,她镜头频闪,笔耕勤作,以1672篇各类稿件讴歌了巴彦公安的辉煌战绩和光辉形象,不断拉近警民关系。
随警作战,坚守初心
王一洋转警后一直保持谦虚谨慎、勤奋不辍的作风,她随警作战,用手中的“长 枪短炮”记录战友的辛苦汗水,镜头转动定格一幅幅暖人心脾的画面,记录温暖瞬间。
2019年12月26日,暴雪来袭,为保障辖区道路安全畅通,巴彦县局交通管理大队全警出动,疏导车辆严查酒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中,王一洋手拿相机拍摄一组组“雪警”,冷的受不了了就蹦一蹦搓搓手。战友们劝她去车里暖和暖了,可她却说:“有意义的镜头要随时捕捉,也许上车的几分钟会错过很多……”就在这时,一个酒驾司机驾驶出租车强行闯卡,朝着她的的方向开过来。旁边同事见状推了她一下,这一下让她躲过了飞驰而来的闯卡车辆,但也让她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看看流血的手掌,摔坏的镜头她强忍着泪水笑着说了句没事,迅速地更换了备用镜头后继续用相机记录着所发生的一切……当休息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脖子已经不会动了……她仍坚持完成拍摄发稿后才去医院,经诊断她的颈椎严重错位。
带疾返岗,逆行冲锋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腊月二十八,正在医院疗养的王一洋得知战疫前线需要宣传报导,又主动请战带疾返岗。她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出入城卡口、便民服务站、派出所辖区封控点位......只要战友们战斗的地方,就有她。不论是黎明还是黑夜,不管是风雨还是严寒,她都用心见证并记录着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在疫情最初的三十几天,她经常连续几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累了就在办公室休息,她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次消停饭,一碗泡面、一杯热水就是她工作的一种慰藉。
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谣言层出。她清醒地意识到谣言之害不亚于疫病的危害,将造成群众恐慌,干扰疫情防控,影响社会稳定。她善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在巴彦公安微信公众号转发权威部门信息千余篇,成功处置两起县疫情舆情,实现“只有熄灭谣言,才能安定人心;只有击破谣言,才能增强信心”的社会效果。同时,王一洋还大力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心理知识,积极引导大家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共筑抗击疫情的人民防护网。
展示形象,构筑和谐
同时,她还善于创新宣传方式,在610反诈宣传工作中,她策划的无人机反诈宣传,在《人民公安报》连续以《重拳打击电诈犯罪‘花式宣传反诈防骗’》《巴彦构建智慧警务防控体系》为题刊载,让更多的人认识巴彦公安,了解巴彦公安。
王一洋是一名普通的冰城女警,用忘我的敬业精神,贻误了公伤的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她左手拇指永久性失去了知觉,至今为止她的左半身还经常酸痛麻木。但她却选择坚守,一心扑在自己的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就连她33岁的生日照,也是她举着相机拍摄一线防疫民警的样子,她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无怨无悔!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