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种植中药材 地上观花又赏景
作者: 记者 郭宪勇 时间:2020-11-26 来源:黑龙江
刘德福打造药材花海经营新模式
文\摄 本报记者郭宪勇
尚志市帽儿山镇富民村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他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辟蹊径,搞起了药材种植景观与旅游有机结合,做起了中药材花海旅游经济---他50岁出头,却满面春光,充满了一身正气和干练,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睿智的头脑,使得“不务正业”的他,在种植业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并荣获诸多荣誉称号,被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农村报、等重要新闻媒体都给予过宣传报道。这位“明星式”新闻人物,就是尚志市北方中药材研究所所长、尚志市中药材协会会长刘德福。
刘德福(左)和王英慧(右)两位老总在田间查看药材长势
谈起他的创业经历,这里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与农村报的不解之缘。刘德福告诉记者,他18岁时从山东老家独自一人闯关东时,误闯误撞来到尚志市亮河镇一个偏僻农村,开始了“盲流”生涯的种地生活。通过多年努力不断往农村报上投稿,引起了村支书和当地百姓的重视,不但借村里报纸看后不用还,还给了他一些土政策,使得这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在当地一举成名。
刘德福如数家珍的向记者介绍说。“我属于“不务正业”的人,曾种过5年西瓜,眼看种地粮食价不行了,后又开始折腾发展种药材,种平贝,种五味子等,逐步从农村走出来,成立了尚志仅有的一家农民药材研究所后,又成立了一个农民协会,现在已经营20多年了。那个时候,黑龙江搞北药的人极少,我刚做的时候,与农村报合作搞推广宣传,联合办种植药材培训班,带领农民走发家致富之路。这些年在农村报的大力支持下,我不但有农民协会、北药研究所,还有农民合作社,我的药材种植基地面积,目前已经达到了700多亩,山东省就有100多亩,另外研究所会员的基地就有1300多亩。”
他不仅种药材,现在又做起了新的尝试,得到黑龙江电视台等省内媒体、和中央级媒体关注并给予了大力宣传,借助帽儿山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把药材种植与旅游观光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改变过去农户分散种植经营的方式,采取合作社模式经营。为了能让大家放心,今年春天他又与在帽儿山搞漂流的尚志市东泰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共同投资1500多万元,在园区内种植了赤芍、白芍、桔梗、石竹、急性子、射干、平贝、蒲公英、五味子等中药材,采取花药兼做模式,地下生长药材,地上观赏花卉,药材种植和花卉旅游有机结合,以此增加土地产出,来提高农民收益。这样既缓解了中药材种植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情况,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席战发,看看我们的石竹上面既能看花,下面还长着宝贝呢
“帽儿山中药材花海旅游项目位于帽儿山景区阿什河第一漂流点位置即富民村,我和尚志市东泰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我们以54户农民以出让土地参股的形式,带领农民创业共同经营,现在流转了500亩土地,来年将达到62户,我先给农户每亩300元利润,需要干活时,我再以每天每人100元的价格雇佣这些农户回来干活。我在地下种植各种开花药材,对不开花的药材,在中间采取套种的方式,让他开花,打造花海景观,吸引旅游者来观光赏景,增加收益,预计三、四年后,我们把药材卖掉,加上旅游门票收入,利润将非常可观,然后按总利润的40%和农户分成,其实我俩大股东才各占30%股份,而且投资全是我们的,如果赔了全算我俩的,以此来确保农户收益。”刘德福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
经营漂流生意、与刘德福共同打造花海的大股东,尚志市东泰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慧兴致勃勃的对记者说:“富民村有100多户,当时和老百姓谈带地入股时,非常艰难,都不同意,我和刘总就挨家反复做思想工作,这里属于小气候区域,土地瘠薄,砂石多,土质差,粮食产量低,我们本着多让利给农户,我们俩来承担一切风险的原则,最后在我们真诚感动下,老百姓才与我们合作。之后我们成立了帽儿山富民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让农民来管理财务。法人、会计由村会计兼任,村妇女主任兼出纳,由农民经营管理。为此,得到了尚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尚志市委书记杨爱国特别关注花海项目,曾带领市各局领导来指导工作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尚志市市长孙德志也亲自带队多次进地指导工作,并指示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将该项目报到市水务局,准备给我们花海项目上抗旱喷水设备;同时帽儿山镇党委书记辛孝奎,镇长姜兆姝也无数次进地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大鼓舞和支持,来年我们还要重新规划,增加一些新品种,把花海打造的更完美些。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带领老百姓真正的去挣点钱。”
游客在花海中拍照
正在干活的农民王洪告诉记者:“当初因为不了解种植药材这个东西是啥玩意,都认为种药材是瞎折腾,经过两位老总给我们算细账,我们才同意跟着他俩干。我是带5亩土地入社的,之前光种三大农作物,我们这的土质非常差,也不咋打粮,遇到个天灾人祸,有时不挣钱,还得赔钱,这下可好了,至从入社种中药材,我们还是花海股东,每亩300元租地钱早都给我们了,秋后景区和卖药材收入还能按40%分红,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这打工,仅此一项,每年每人多收入3万多元,跟着这俩老板干,真是想不发财都不行啊。”
记者在帽儿山花海园区内看到&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