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治纵横> 正文

冰城公安科技强警 信息“融警” 助力工作提质效

作者: 郭宪勇 刘笑彤 时间:2023-01-04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月4日讯(郭宪勇 刘笑彤)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以科技强警、以信息“融警”,大力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全面强化派出所科技信息化建设,持续打造“三个平台”、强化“三项支撑”、配备“三样法宝”,为派出所注入强大科技动能,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的目标,助力公安工作提档升级。改革以来,全市派出所破获刑事案件2500起,同比上升51.6%,排处矛盾纠纷9466件,化解率达到97%,社会治安大局持续保持良好状态。

 

 

打造“三个平台”

构建智慧大脑

 \

 

开发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哈尔滨市公安局将该平台作为派出所智慧大脑基础平台,汇聚了派出所接警派警、警情警力图上定位、各类要素图上展示、视频监控快速调取、现场图像一键回传、研判信息实时推送等功能,实现了辖区基础情况、警力分布、治安态势、现场监控一图展示。全面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司令部、作战部、参谋部作用,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日常工作提供支撑,保证了日常勤务指挥高效开展、应急反应快速灵敏。

升级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以哈尔滨智慧城市安防云平台为依托,进一步升级和优化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强化11项功能,开展派出所辖区视频监控补点、社会视频联网整合,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搭建数据转发平台,实现了智慧小区数据统一汇聚和级联。

优化大数据建模平台。进一步强化数据汇聚整合,优化平台算法、完善平台功能,为民警日常应用提供“尖刀利器”。开展数据采集赋能专项工作,以城乡警务区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社区网格为作战单元、以“上门入户”为根本路径,通过现代科技警务设备构造移动化、实时化、多渠道的基础信息采集网络,为大数据平台注入“底层活水”。

强化“三项支撑”

实现智慧警务

 \

强化综合指挥室科技支撑。全市139个现代化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入了公安网、视频专网、互联网,并配备对应操作计算机终端2288台,提高人机交互、信息交互效率。综合指挥室内的LED屏可一屏多用,实时显示辖区整体治安动态。在现代化科技的支撑下,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总量同比下降27.1%,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20%,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07%;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同比下降15.9%。

强化社区警务室科技支撑。围绕“预警防控、融合查询、业务联动、服务实战”的建设需求,深化智慧警务室建设。将“智慧小区”等系统数据接入社区警务室,开展智能门禁、一键报警、人脸识别、高空抛物等功能的整合应用,实现对社区治安动态的整体掌控。部分警务室还配置了身份证自动申领机、便民服务一体机、自助查询机、智能机器人等自助服务设备,助推警务服务民生提档升级。

强化基础工作科技支撑。依托微信小程序进行研发,助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共备案数据124万余条。年初以来,通过建模应用,大力开展“断卡”行动。运用“互联网+”工作模式,支撑派出所对修车、开锁、废金属回收以及民宿、剧本杀等新兴行业管理,实现业主对特种行业信息自主上报,目前已在全市推广应用,注册企业536个。

配备“三样法宝”

实现智慧巡控

 

 \

配发移动警务终端。全市共配发移动警务终端4474部。科技信息化支队组织技术团队陆续研发上线8款警用APP,涵盖了接处警、社区工作、巡逻盘查、案件办理、线索核查、视频监控调取、网上办事、服务民生等各个方面,初步实现了“一机在手、工作全有”。

配发4G/5G执法记录仪。全市共配发1611部4G/5G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视频接入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将民警现场执勤执法音视频实时回传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各级指挥部决策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市局法制、督察等部门通过执法记录仪实现了对民警文明执法和柔性执法的监督管理。

配发350兆集群通信对讲。现已完成350兆数字集群升级改造及350兆数字基站补点扩容建设任务,新建15个室外基站,城区24个基站全部完成扩容,进一步加大了警用350通信对讲信号覆盖面。同时,完成了对讲机管理系统建设及对讲机加密系统建设,保证了全警通信的安全、稳定、畅通。目前,全市对讲机总量已达到8871部,形成了高效联动的通信指挥体系。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