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阻”见实效 “反诈”在路上
作者: 郭宪勇 陈思思 时间:2023-12-01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12月1日讯(郭宪勇 陈思思 冯皓)处置各类预警信息130余万条,上门劝阻11万余次,直接挽回群众损失9000万余元,紧急止付并冻结涉案资金2.7亿余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一周年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及时进行劝阻,提升了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努力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遏制在源头。
11月20日,道里分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劝阻指令称,居民邢女士可能陷入了“冒充公检法”的电诈骗局中,并随时可能给骗子汇款。接到指令后,反诈中心立刻联合丽江路派出所民警与邢女士取得电话联系,电话接通后邢女士称,因为她的银行卡涉嫌洗钱,正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而且正要给“公安机关”转钱,没有受骗,随即挂断了电话。见沟通无效,民警火速赶到邢女士家中,表明警察身份后,劝阻邢女士向骗子转钱。但邢女士还是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没有被骗,民警便反复耐心地向其讲解骗子的伎俩,重点对“冒充公检法”诈骗进行了针对性地讲解。
通过民警耐心工作,邢女士这才反应过来,称差一点就把近10万元的退休金转给了骗子。离开时,民警叮嘱邢女士,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进行咨询,千万不能随意给对方转账。
警方提示: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通缉令、逮捕证、拘留证等法律文书,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网络等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如一旦发现被骗,要保留证据并及时拨打110、96110或就近到派出所报警。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