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正文

我爸爸送“平南洋”越狱脱离险境 —— 抗日名将李荆璞古城宁安脱险记

作者: 汪君 张佩臣 刘传宝 时间:2023-06-25 来源:黑龙江

“1933年春节,我爸爸徐其凌赶着马爬犁,护送抗日名将‘平南洋’也就是李荆璞逃出险境,事后父母亲惨遭日伪军枪杀。”

这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徐国臣,向人们讲述的一段难忘的家史,也是一段悲壮的抗战史。

为保护“平南洋”我爸妈惨遭日寇杀害

徐国臣是东京城林业局的退休干部,现年92岁,出生于宁安市江南乡大唐沟(屯),爸妈早年惨遭日寇杀害,是奶奶徐杨氏将他从小一手拉扯大的。

奶奶说,“你爸爸是个英雄,在1933年大年初六下午,爸爸徐其凌用马爬犁送逃抗日名将‘平南洋’脱离险境,安全回到了他们的队伍。日本鬼子发现你爸爸护送‘平南洋’逃走,就追到咱们家抓你爸爸,逼你妈妈说出你爸爸和‘平南洋’的下落。你妈宁死不说,结果被日寇杀害。你爸爸就参加了‘平南洋’的队伍,在那里做饭、喂马、运送粮食。”

图为徐国臣和老伴杨玉兰

1935年,日本鬼子大搞清野,为的是切断抗日队伍同老百姓的联系,断绝抗日队伍粮食及其它经济来源。这年春节,“平南洋”想利用小鬼子和村自卫队在春节防范松懈的机会,让爸爸徐其凌回村给队伍筹集粮食,再看看老人和孩子。

那天正是年三十傍晚,徐其凌往回走到村子外的南高岗时,被日伪军发现,开枪把他打死了,时年23岁。

奶奶说:“你爸爸死后,‘平南洋’还带着两个队伍上的人,来看望咱们一家,他表示,这次其凌出事,也是他让下山,给队伍筹集粮食,惨遭鬼子枪杀,并说他对不起你爷爷和我。你爷爷因为过度悲伤,得了一场大病,在1937年春也去世了。”

抗日英雄“平南洋”

“平南洋”是谁?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的李荆璞。

李荆璞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牡丹江军区司令员兼牡丹江市市长,解放后任国防部第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图为李荆璞

李荆璞,原名李玉山。出生在宁安县沙兰镇营城子小南沟屯,给地主“魏尖头”做过长工。

“九一八”事变时李荆璞年仅22岁,他决心不当亡国奴,当年10月的一天,李荆璞同三位“老长工”用一把木制手枪,巧妙地先缴了魏家大院的三支长枪和一只“短八寸”手枪。第二天早晨,又顺手夺下从宁安城来的保安队一个班的12支长枪。然后,在魏家大院门口向村民喊到:“老少爷们,我们今天有了这些枪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不当亡国奴,愿意打日本的跟我走。”

说话间就有好几个年轻人站到他们一边,当天就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取名“反日自卫队”。“反日自卫队”成立后,李荆璞又巧妙地将战士扮成“剿匪”驻地的村民,里应外合活捉了沙兰镇保安大队长王祝山,又缴了30多支枪,队伍扩大到了几十人,李荆璞在沙兰镇名声大震。

1932年3月,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将李荆璞80多人的队伍收编在自己的部下,编入29骑兵旅1团2营6连,李荆璞任连长。

后来经过几次战斗,李荆璞的队伍都给日军以重创,可是救国军部队的配合让他总是很失望,决定把队伍拉出来单干,保卫家乡宁安。

一天,李荆璞带领战士闯进了营长住房,缴了救国军营部所有的枪,并带着队伍来到卧龙屯进行扩建。

李荆璞按着山里的老习惯给队伍起了“平南洋”反日游击队的名号,“平南洋”意为消灭宁安南面的日本洋鬼子。

李荆璞队伍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很快就发展到300多人,李荆璞任总队长。

“平南洋”反日游击总队成立后,展开了多次对日军的较大规模的战斗,日伪军闻风丧胆。日军悬赏活捉“平南洋”奖十万大洋,打死奖五万大洋。在宁安城乡都知道了有一个打日本鬼子的“平南洋”,从此李荆璞的名字被“平南洋”的大名所代替。

后来我党还以李荆璞的这支队伍为主要基础,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是直接领导他们的军长,李荆璞成为了第五军一师师长。

“平南洋”被救脱险

徐其凌的父亲叫徐青山,是大唐沟(屯)一家满族大户。

徐青山是大唐沟的闾长,李荆璞习惯地称徐青山为保长,经常带着人在他们家开会、吃饭、住宿,并结为弟兄。徐青山成为李荆璞的好助手。

图为徐其凌.

1933年春节 ,“平南洋”反日游击总队计划再一次攻打宁安城。大年初四,李荆璞只身一人进城侦察敌情,被日伪特务认出,被捕投进了监狱。

李荆璞在狱中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怎样逃出去。天亮时,他利用日本宪兵换岗,押着自己到监狱外的胡同倒粪桶的机会,猛然一转身将粪桶扣在了日本宪兵的头上,拔腿就往胡同的深处跑去,逃跑的过程中,他徒手打死了一名日本宪兵,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下,越过城壕冲出城去,跑到城南三里外的小唐屯,被大户廖成发用马爬犁将他送到四方山的北坡,在那里居住的农户陈国玺的母亲给他换上了一双棉鞋后,他来到大唐沟的徐青山家,终于历尽了千难万险,逃出险境。

当时,到处都有追击李荆璞的日伪军,最后他跑到徐青山家。徐青山让徐杨氏赶紧去找大儿子徐其凌,让他快去套副马爬犁,一刻也不能耽搁,从柳树腰沟将李荆璞送回五道沟队伍营地。

后来,日伪军知道“平南洋”出了城,就到城外乡村搜查,看谁家人或车、爬犁不在家,想找到送走“平南洋”的人。在来到大唐沟徐青山家时,发现徐其凌不在家还少了马匹和爬犁。断定是徐其凌送走了“平南洋”,就逼迫徐其凌媳妇徐颜氏说出他丈夫把“平南洋”送到哪里去了。接下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始时,徐国臣父母当年惨遭日本宪兵队杀害的过程。

图为 李荆璞(中)

1961年春,李荆璞回宁安,在江南大唐沟,他们下车徒步来到了东山坡下徐青山的“后上屋”老房场。李荆璞站在那里,看着己变成一片废墟的老房场,好长时间没有说一句话。等了好一会儿他转过头来,对陪同的人说:“徐青山一家对我们抗日斗争做出的牺牲太大了,他们当年用生命的代价才让我活了下来,我们要永远的记住他们!”

           
                 撰稿: 宁安市老科协文史研究会长:汪君

                       宁安市档案馆副馆长:张佩臣

                        宁安市老促会办公室主任:刘传宝

编辑:张欣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