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渔虾蟹稻共养共生 综合种养粮稳民丰
作者: 郭宪勇 尹思思 时间:2024-01-09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环球传媒网9日讯(郭宪勇 尹思思 印长志)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有"鸡鸣三省"之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多年来,泰来县农业农村局致力于发展稻鱼、稻蟹养殖,呈现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良好效益。2023年,全县着力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精品园区辐射带动近300农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6.7万亩,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稻虾、稻蟹和稻鱼分别亩增收800元、500元、200元以上,平均增收300元/亩以上,实现了一亩双收,一地双赢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坚持试点先行,农户典型树起来。泰来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在全县区域内显要位置设置11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6.7万亩。坚持典型引领原则,选树典型农户7名,做到了镇镇有示范区,村村有示范户。比如,大兴镇农民陶利利自2019年开始发展河蟹养殖,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成为全县首批示范区之一,带动周边村民种养近百人。通过农户的眼前人、身边事,积极带动了广大农民参与进来,切实营造了稻渔综合种养的浓厚氛围。
引进龙头企业,新型模式建起来。锚定推动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引进泰来县月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龙头企业打出“育种、养殖”组合拳,推行“企业+园区+农户”的订单模式,与有养殖意向的农户签订合同,从技术、苗种、田间工程、收捕等进行全方面服务。这种模式的推广,实现“产供销”全链条无缝对接,解决农户销售难的“心头病”,为泰来县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强化技术支撑,繁种育苗兴起来。立足县域实际,采取“企研”、“校农”两种合作发展模式,抓住关键技术。在企、研合作上,月洋公司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建立合作,联合开展虾苗“南繁北育”,在胜利乡黑帝村建设一处800平方米的虾苗繁育基地,并进行试点养殖培育。在校、农合作上,哈尔滨农科院与大兴镇一农户建立合作,由政府给予扶持,提供1300平方米的育苗棚,农科院全方位技术指导,开展适宜东北养殖的“寒地小龙虾”培育。两种模式为泰来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有力支撑,真正将种养关键技术牢牢抓在手上,为做大做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张欣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