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袋一麻袋的!青岛人喜欢的它们,大量上市了
作者: 官宣 时间:2024-03-14 来源: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
眼下,
随着气温升高,
丁字湾万亩蛤蜊开始捕捞,
大量新鲜蛤蜊
当天上岸直接运往市场,
让市民春天的餐桌上多了一道鲜味。
3月10日,即墨区田横镇上百名渔民驾船出海捕捞蛤蜊,经过6个多小时的忙碌,当天下午收获6万多斤蛤蜊,刚上岸就被收购商抢光运往各市场。
青岛海域盛产各种蛤蜊,一年四季都有蛤蜊上岸,但每年春天集中收获数量最多。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一部分还被连夜运往江苏、福建等地,成为南方市民餐桌上的“鲜霸”。
挖蛤蜊,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赶海乐趣,
对渔民来说却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劳作。
不同于陆地耕田,
在海上“耕种”蛤蜊,
付出的汗水要更多。
从事蛤蜊养殖十多年的渔民孙成震介绍,捕捞蛤蜊时不能用蛮劲,铁耙在沙下运行阻力很小,斜背肩上的耙绳主要用来控制身体和铁耙的平衡,拉耙时要用巧劲。
一个人在海水中连续作业几次,就能挖到一麻袋蛤蜊。蛤蜊上岸后,渔民们会按个头大小分拣出来,大蛤蜊每斤5元左右,小一些的每斤4元多。
生长于丁字湾的蛤蜊,品种多数是花蛤蜊。由于花蛤蜊喜欢生活在营养丰富的泥滩中,而位于即墨和海阳交界处的丁字湾海域,有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正是各种贝类小海鲜生长的天然家园,因此,当地渔民在这片滩涂上养殖蛤蜊的历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据介绍,蛤蜊经过半年多生长期,已经开始大量收获,整个蛤蜊收获期一直能持续到8月,将源源不断供应市场。
青报君了解到,在青岛地区,除了即墨区田横镇丁字湾海域,田横岛、胶州、红岛沿海地区也有蛤蜊养殖区,但规模都不如丁字湾海域大。从现在一直到七八月份都是蛤蜊大量上市的季节,平均一天从即墨丰城、田横运往各地市场的蛤蜊数量超过了20万斤。
随着天气渐暖,
越来越多的渔船出海捕捞,
市场上小海鲜的种类也日渐丰富。
在埠西市场,前来购买海鲜的市民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海鲜琳琅满目,摊主们忙着招呼顾客:“蛤蜊10元一斤、笔管鱼35元一斤……”除了各种鱼、虾、螃蟹外,海蛎子、墨鱼豆、笔管鱼、海肠等各类小海鲜目前占据了大半个海鲜市场。市场上大部分小海鲜比如蛤蜊、墨鱼豆、笔管鱼等,都来自即墨、沙子口、红岛等地。
据小冯螃蟹专卖的老板郑女士介绍,开春后大量小海鲜涌入市场,价格相比同期变化不大,“只有海肠比去年价格低了40%,其他海鲜每斤也就差个两三元。目前蛤蜊、海蛎子卖得最多,一天能卖上百斤,像笔管鱼等每天也能卖三四十斤。”青报君注意到,目前海鲜摊位上,冰冻的鲅鱼、鲳鱼、带鱼等种类也不少,还有一些新鲜的鲈鱼、牙片鱼、舌头鱼等养殖鱼类。另外,螃蟹、虾、海螺、扇贝、蛏子等海鲜也有充足的供应量。“鲍鱼也是养殖的,偶尔有些新鲜的鲳鱼、鲈鱼、黑头等海捕鱼到货,都是船上钓的,量小,很抢手。”埠西市场内一名商贩说。
来源 | 青岛日报(qddaily)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青岛早报
编辑:王晓萌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