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自然资源局:用心用情干实事 巩固提升暖民心
作者: 郭宪勇 刘珊珊 时间:2024-02-01 来源:克东县乡村振兴局
环球传媒网2月1日讯(郭宪勇 刘珊珊)虽说现在是冬季农闲期,朱维国却丝毫没闲着,每天都得上农户家里溜达溜达,问问家里的基本情况,收入好不好,明年小院打算种些啥,同时详细给大家讲解药用黄瓜籽的种植、用途、收益。
“没啥事就到地里瞅瞅,到农户家里看看,跟技术员唠唠,把黄瓜籽种植技术学透吃透,等来年开春鼓励更多的农户都来种,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户,看着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我这心也就放到肚子里了。”克东县自然资源局派驻富裕村工作队长朱维国介绍说。
探索共赢模式,积极促进产业振兴。
近年来,克东县宝泉镇富裕村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状况,围绕特色种植持续发力,探索出了药用黄瓜籽种植新路子,打造“脱贫户+技术能人+驻村工作队”共赢模式,培育乡村振兴新经济增长点,为乡亲致富开出“良方”。
药用黄瓜籽种植管理要求低、市场需求大,每亩地的种植成本在180元左右,不足玉米的一般,但在效益上一亩黄瓜籽的利润能顶三亩玉米地。富裕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依托克东县晓鑫家庭农场,今年种植黄瓜籽350亩,亩产量80斤,总产量30000斤左右。九月初开始晾晒黄瓜籽,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今年生产的黄瓜籽与绥化经销商签订了订单,采取订单销售,保底每市斤26元。今年涨势特别好,明年计划再多种植一些。”
“我家有十几亩地,忙完自己农活,就去村里务工,守家带地打零工,一天还能多挣100元左右,挺好。”今年,宋喜玲和其他35户脱贫户在村里的引导下,和技术能人一起种上了药用黄瓜籽。黄瓜籽在种植、采摘、晾晒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带动本村在家一般农户及脱贫户共计4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3500元。
丰富文化生活,助推精神共富
“富裕村脱贫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家里有了“闲钱”,也让大伙对文化生活有了向往。”克东县自然资源局长孙权介绍。作为一名曾经的扶贫干部,无论在任何岗位,孙权始终将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水平及包扶村经济发展放在帮扶工作的首位。今年以来,孙权带领局机关党支部通过基层党组织治理提升、入户大走访、政策大宣讲、问题大整改和环境大提升等行动,聚集建强村党组织、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拓展“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效,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提升了脱贫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今年七一,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携手富裕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连支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入党初心,党组书记、局长孙权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的党课;对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进行了慰问,颁发了“在党50年”纪念章;同时还举办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拔河、寻宝、党建知识竞答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浓厚的爱党、爱国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县自然资源局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江海证券公司,帮助富裕村争取到25万元资金支持,重点用于乡村路边沟、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支持下,富裕村的面貌发生了“蝶变”。
“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将以人民为中心,在驻村帮扶中,不断切换宣传员、调解员、调研员、服务员等角色。”自然资源局长孙权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村情民意持续发力,配合村两委积极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不断探索将黄瓜籽种植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带领更多的脱贫户创收增收。”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