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秸秆打包“捆草成金”生态离田“变废为宝”
作者: 郭宪勇 马淑芳 时间:2025-10-10 来源:宝清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10月10日讯(郭宪勇 马淑芳 梅雪君)为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连日来,宝清县宝清镇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秋收作业与秸秆处理“无缝衔接”、同步推进。在全力保障秋收进度的同时,按下秸秆综合利用“加速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走进宝清镇真理村的田间地头,农机作业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台台秸秆打包机正穿梭田间,机械臂灵活拾起散落的秸秆,经过处理后或直接还田,或被输送至后方货仓,不一会儿便从机器中“吐”出一个个规整圆润的“黄金卷”,整齐排列在田埂旁。据介绍,之后会有运输车辆将这些“黄金卷”送往指定地点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据了解,这些经过“量身改装”的大型农机,实现了秸秆“收集——粉碎——处理”一体化作业,不仅让田间秸秆得到高效处理,更能节约种植成本,减少病虫害滋生,同时提升土壤质量,真正实现“一举多得”。
“我们村今年共种植土地6500余亩。目前,3台秸秆打包机在不间断作业,抢抓晴好天气,全力进行打包离田,打包后的秸秆出售给饲料加工厂。秸秆有了新出路,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真理村村民刘彦峰说。
据宝清镇副镇长于金龙介绍,为从源头上破解秸秆堆积、焚烧带来的“生态包袱”,宝清镇党委、政府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全力开展秸秆离田还田工作,强化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探索秸秆多元利用路径,让昔日田间“废弃物”变身农业“新资源”。今年秋季计划离田打包5万多亩,其中玉米4.5万亩,水稻0.6万亩。晴好天气情况下,离田打包作业量可达2200亩/天,预计40天左右全部完成。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