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箐山县: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作者: 梁会敏 杨秀梅 范皓月 时间:2023-11-10 来源:大箐山县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10日讯(梁会敏 杨秀梅 范皓月)“老夫老妻还闹别扭呢?有啥不开心的事儿,跟我说说……”在伊春市大箐山县带岭镇的社区调解工作站传出了调解员关切的话语,走进社区调解工作站,能看到调解员在为居民耐心地进行着调解工作,这是大箐山县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实现“蝶变”的真实写照。
大箐山县有效整合基层政法资源,建立了以信访接待大厅为主,整合处级领导接待室、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县综治中心、县网格协调指挥中心的“一厅一室四中心”协调联动机制,与机关部门、两镇、11个社区和10个村通过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分别在两镇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社区(村)设立调解工作站、网格建立调解小组,构建起以村民小组、村委会(社区)、乡(镇)、县群众来访接待大厅三级受理加两次调解的“3+2”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化解工作机制,确定党建联建、基层治理、生活服务等共驻共建项目十大类40项,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进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网格化信息平台覆盖全县居民34000人,企业微信平台覆盖居民19000人,以楼栋为单元建立居民微信群535个,通过“一厅一室四中心”协调联动机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72件次。
该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退休人员、人民教师等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支持“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为特约调解员,推动全县人民调解员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全县共成立调解组织24个,其中县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村(社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1个。全县配备人民调解员102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建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民调解工作队伍,实现了不安定因素及早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重大信息无一漏报的大好工作局面。同时强化培训力度,采取集中授课、交流研讨、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重点开展社会形势、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多方面培训,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在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大箐山县还积极打造 “1+1+N”共建模式,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1名机关干部+N名社区干部或兼职网格员”,制发《在职党员干部网格志愿服务手册》8000份,下沉网格党员实行“双报到、双服务”,机关党员干部与网格员定期开展上门走访服务,对责任区内的公共设施投诉、公共事务服务负全责,深化居民代办服务,对居民办事不便或不需要居民本人亲自办理的由网格员代为办理,引导居民群众通过合理合法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全力营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各部门及乡镇、社区工作人员在做好群众接待工作的同时,进行政策引导及释法明理工作,让人民群众高度参与社会治理、矛盾纠纷排查、人民调解等工作,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尽可能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