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本站公告:
严正声明 本网接到多起举报称:江苏连云港地区有人仿冒我方《环球传媒网》名称及制作假冒网页和栏目从事非法活动。其假冒网站的违法行为与本网无关,我方网址是:www.hqjjw.net 请认真核对!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治纵横> 正文

冰城公安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作者: 郭宪勇 公宣 时间:2024-04-27 来源:哈尔滨市公安局

环球传媒网27日讯(郭宪勇 公宣)一、反诈大数据

4 月 15 日至 21 日,刷单返利类、冒充领导及熟人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易发多发,分别占一周诈骗总量的 36.2%、12.8%、8.5%。 

二、易受骗群体

从受骗群体的男女比例分析,上周女性受害人数较多,占总人数57.4%,涉及案件较多的为刷单返利类、冒充领导及熟人类诈骗;男性占总人数42.6%,涉及案件较多的为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及服务类诈骗。 

三、预警关键词: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 

“你好,我是公安局的。”“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你名下的手机卡发送大量骚扰信息。”“你名下护照在某地出现非法入境记录。”“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惯用话术,只要了解其诈骗的套路伎俩,基本上就可以对这类诈骗“免疫”。

 四、诈骗手法深度解析

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一般为:

 \

而新招数为:

1. 视频笔录:为使骗局更逼真,骗子甚至真人出演。他们会让受害人添加“民警”的QQ、微信,然后要求受害人前往异地公安局接受调查,或者进行“视频笔录”。对于忙碌的人来说,“视频笔录”显然更具吸引力。在视频连线中,会有身着“警服”的男子一边向你出示“通缉令”,一边听你诉说冤情。

2. 账户加密:当“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的观念深入人心后,骗子也想出了应对之策,即“账户加密”。他们会声称你的银行账户被冒用,要求你立即安装一款名为“某某防护”的 APP,在 APP内按照要求填入手机号、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实现“加密银行账户”。当你泄露银行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你的账户就会被骗子随意支配。

3. 网贷冻结:对方会表示在涉案资金清查时,网贷平台中的额度也需要冻结,因此会要求你把相关涉及网贷平台中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一并转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一旦你相信了骗子的话,他们就会从网贷平台中完成提现,让你瞬间背负巨额债务。 

五、警方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受害人因很少与公检法打交道,一旦听到对方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就不知所措。而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实施诈骗。公检法机关绝不会电话办案。凡要求到僻静地方接听电话或要求转账汇款开展审查的,都是诈骗!若接到此类电话,切勿轻信,请立即报警。

编辑:张欣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08-2010 WWW.HQJJW.NET.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环球传媒》 版权所有:《环球传媒网》 投稿邮箱:hqcmw2012@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王鑫海 新闻热线QQ:160867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 京ICP备1204302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