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 统筹抓好“三农”重点工作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郭宪勇 姜宏迪 时间:2024-05-22 来源:五大连池市委宣传部
环球传媒网22日讯(郭宪勇 姜宏迪)黑龙江五大连池市聚焦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加快推进“四个农业”建设,不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持续增收。
稳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五大连池市坚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4年市属耕地计划种植粮食389.628万亩,297.28万亩的大豆生产任务指标全部落实,市属耕地春耕所需物资全部下摆到位。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设有黑土地保护监测点148个,2024年总投资1.2亿元的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2024年侵蚀沟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累计投入12.1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0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20万亩。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6家,投资1.2亿元的奶牛养殖项目已进场奶牛3270头,成功引进北鱼集团建设黑龙江省北部冷水鱼育养贮加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
全面提高“四个农业”质效
五大连池市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发展科技农业,建设有全省首家育种研发服务平台,建成良种繁育信息服务云平台、种子公共服务云平台,配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29套、田情监测设备27套,实现种子生产全流程信息智能上链、安全流转、深度溯源、精准管理,荣获省级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称号。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发展质量农业,市属耕地农垦标准化种植模式覆盖率达到30%以上,54个对标农垦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超过150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营良好,顺利通过省级现代中药材农业产业园评估,获评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坚持以生态优势为依托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144.1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数量增至38个,荣获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坚持以资源禀赋为引领打造品牌农业,致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利用,建设“极境寒养”基地15个,使用“极境寒养”公用品牌企业达到64家,使用五大连池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超过40家,“矿泉香”生态有机米被首批授权使用“黑土优品”省级农业品牌,五大连池矿泉稻米亮相央视CCTV1《风物》栏目。
奋力绘就富美乡村画卷
五大连池市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投入1206.34万元打造“纵横交错美丽乡村十字示范带”,现有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5个,菜园革命示范村74个,和平镇和安村被评为全省村庄绿化示范村,建设乡富民村被评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和平镇获批创建全国第五批综合改革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升级改造危桥11座、公路4条,目前均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457万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项目34个,资金拨付率100%,在全省排名第二位。
据介绍,下一步,五大连池市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着力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加快建设农村更加兴旺的五大连池。
编辑:李韬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凡注明"来源:"环球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球传媒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环球传媒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栏目推荐
栏目最新




